說出這番話後,朱明忠看著朱和嘉用極為嚴肅的語氣說道。
“你記住一點,每一個地區都有他們特殊的情況,千萬不要想當然的套用本國的辦法,要因時制宜要因地制宜,只有如此,才能長治久安。”
在叮囑著兒子的同時,朱明忠的心思卻已經完全沉浸到未來之後,他擔心自己身後……倒不是因為意識到自己已經老了,也不是因為擔心自己將不久於世,而是出於對帝國的未來的擔心。
“很多時候,我們會犯一些習慣性的錯誤,嗯……蠻夷畏威而不懷德,這句話自然有他的道理,天下並不是每個地方都與天朝一樣,就是天朝也是千差萬別,南洋推行教化,自然有他特殊的地方,可是教化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威”字。”
在父皇提及“威”時,朱和嘉頗為感慨的說道。
“這個兒臣明白,諸夏到了那裡,變人宗廟、易人習俗、更人語言,如果不行以威,他們又怎麼可能心甘情願接受教化。”
在海軍的時候,他曾不一次遠航過南洋,也曾接觸過那裡的土人,也知道教化是靠什麼推行的,僅僅只是一紙法令?那不過只是笑話罷了。
“確實是如此,這是擴張的本質,我華夏先賢從中原之地,分封九州,後來又開拓嶺南,你以為靠的是什麼?”
搖搖頭,朱明忠長嘆口氣。
“朕說過,有時候,文明是很好,但是要是文明的時間長了,就會忘記野蠻,而野蠻……”
盯著朱和嘉,朱明忠用極為認真的語氣說道。
“野蠻才人類的本質,人類的本質是野蠻的,所謂的文明,不過只是借用法律、道德等教化形成的,這需要長期的時間才能形成,而在這種情況下,試圖以文明的方式與野蠻同室相處可嗎?”
看著兒子受教的模樣,朱明忠心嘆了口氣,有些事情大明或許已經改變了許多,但也只是一程度上的改變,人文明太久了,總是會有意無意的忘記野蠻,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越是發達的社會,越容易出現“傻白甜”吧。
罷了,現在,也許不需要考慮這些了,畢竟,現在野蠻對文明的征服,已經不復存在了,即便是幾百年後可能的“子宮征服”,也很有可能不復存在,畢竟……羅馬帝國的復興,必定會對兩河流域等地區產生出人意料的影響,也許在巴格達,在許多地方,都會再一次出現新正教堂,至於其它……
誰知道呢?
野蠻……或許會從這個世界消失吧!
而在另一方面來說,包括羅馬帝國、埃及等“帝室華夏”的出現,對於諸夏而言,未嘗不是一種強有力的競爭,皇家出身於大明皇家的他們不同於西洋——他們的血統讓他們可以享受諸夏的便利,可以引進大明的學者、科學。但是在居民的血統上,卻與大明有著根本的不同。
而這個安排能讓華夏文明保持充分的活力,競爭並不僅僅侷限於大明、諸夏,現在還有第三勢力的介入——“西夏”……或許吧,截然不同的文明構成,還將會給華夏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他們是將會在華夏文明的影響下,結合自身的文明創造同樣燦爛的新文明。
而這種激烈的競爭,恰恰是華夏,甚至讓人類文明保持前進的原動力,甚至可能是主要因素,僅僅只是憑藉著“諸夏”或許並不一定能夠形成壓力,但是血統有一定區別的“西夏”,可以加大某種外部壓力,讓其轉化為文明進步的動力。
“父皇所言甚是,另外兒臣還有一件事,就是老九希望重新構建新的語言,土耳其語勢必是要被拋棄的,帝國的統一必須要有統一的語言,他認為漢語太過複雜,而且文字太過繁瑣,與當地人沒有任何聯絡,所以……”
“和埃及一樣?”
朱明忠反問道。埃及用的是科普特語,至於漢語……是宮廷語言。
“是的,他的初步打算是結合希臘語、拉丁語以及亞美尼亞語,制定新羅馬語,當然,也會借用許多漢語發言,他的想法是,未來的羅馬語是易學的,這樣可以讓各民族儘快掌握新的語言,同時,說羅馬語的人也能夠與我們達到簡單的溝通,”
呃……這個想法讓朱明忠愣了愣,有這種可能嗎?似乎好像,只有另一個時空中摻雜著大量漢字的日語,做到了這一點,但那也是書面上溝通。
“貪多不厭!”
搖搖頭,朱明忠沉吟道。
“你寫信告訴他,在語言上不需要強求所有人說同一種語言,讓他們說著各種語言,保持漢語是宮廷語言就可以了。上行下效,久而久之他們必定會學會漢語。漢語……”
望遠處望去朱明忠感嘆道。
“看似複雜,但是漢語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語言啊,”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朱明忠的語氣中充滿著期待,什麼時候,世界才會說著同一種語言?他並不知道,但是有一天,漢語會成為這個世界上層人士的通用語言……這一天必定會到來的。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