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172章 未來的希望

第172章 未來的希望 (第1/2頁)

推薦閱讀:

非但不會為解決用度添丁加稅,反道要大輻度減稅!

“減稅後,那官府用度怎麼解決?”

儘管贊同減少百姓的負擔,但並不意味著黃宗羲不明白,現在正是恢復大明江山的關鍵時刻,這減稅自然會對復國大業有一定的影響。

“解決用度,不一定非要把眼睛盯在土地上,要想辦法從其它地方加以解決!”

看著似有不解的黃宗羲,朱明忠解釋道。

“就像今年冬天僅清河一地用煤不下億萬斤,官府於煤礦課稅不下數千兩,而煤運至清河,製成煤球發售時,官府再次徵稅,如此一來,官府所得不下萬兩,現今,這煤球因為使用方便,而為百姓所接受,徐州等地現在新申請煤礦官憑不下數十處,預計今年,徐州一地的煤礦每月出煤將不下數萬萬斤,按現在的稅率每月所得不下數萬兩,而且以後只會越來越多……”

又一次,朱明忠提到數萬萬斤的時候,心裡暗自尋思著,這度量衡必須要改,必須要把“噸”給引入到計量單位中。要不然單就是這個產量計算都是個問題。

“而官府從中課稅自然也會日益增多!”

對於未來市場對煤炭的需求,朱明忠可以說是信心十足,畢竟,經過一個冬天的培養使得清河等地的百姓已經適應了陶製的煤球爐和蜂窩煤,相比於薪材甚至煤炭,蜂窩煤更為廉價,一天三至五塊煤球,足夠一家人使用,遠比燒木材、塊煤更省錢。開春之後,這陶製的煤球爐和蜂窩煤會沿著大運河一路銷往各地,到時候,隨著煤球爐的使用越發廣泛,對煤的需求量就會日益增加,而徐州的煤礦產量自然會隨之增加。待產量增加至少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噸的時候,官府的稅收就可以達數十萬兩以至上百萬兩,而且徐州的煤礦還不乏官礦。

“此法大善!”

儘管尚不知煤球為何物,但是若是能憑礦產所出對其課稅,減少百姓負擔的話,黃宗羲自然樂意看到,而且在他看來,這煤炭的稅本就是不多。

“經略此法可謂利民之舉!”

“其實何止煤炭,還有玻璃鏡、紗線等諸多工廠,也可以加以課稅,工商繁榮自然可得工商稅,如此一來官儲用度,自然不需再尋思著於地畝上作文章!”

在朱明忠的話聲落下的時候,朱之瑜更是撫須點頭,這正是他最欣賞朱明忠的墳,而相比於其它人,朱之瑜有著他自己獨特的經濟思想,也就是他於書院中不斷強調的“致用論”。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數次東渡求援,並不妨礙他反思大明的滅亡,痛苦反思的結果就是——大明之所以滅亡是教育上的失敗和經濟上的破產。在朝廷財力不濟的情況下,面對天災兵禍,流寇、清虜令北方各省盡成一片赤地的時候,官員們人仍然只知道添丁加稅,他們空談道德,卻無力解決根本。在反思之後,朱之瑜對怎樣繁榮經濟,總結出三條辦法:一是為政者要懂經濟,二是要鼓勵經濟。第三條是革新技術,百姓種地技巧和工匠的技藝的進步,而這對清河書院的直接影響是,朱之瑜任山長後書院不僅教書,更教生產。

朱之瑜教生產這事,在清河可以說是極其有名,還經常帶學生實習,不是跑到農村教種地,就是到城裡店鋪裡教工技,有次在油漆店裡演示刷油漆,把圍觀群眾看得歎服。包括種地釀酒屠宰,只要他會的,全都熱情傳授。以朱明忠的說法就是:先生為一經濟家,假今日曠野無人之地,士農工商各業,先生皆可兼之。

而朱之瑜對朱明忠的欣賞正是因為其非但懂經濟,同樣也鼓勵經濟,更注重技藝的革新,而且他更精通百工技藝,冶鐵、採煤、造船、鑄炮幾乎無所不通,尤其是他參觀紗廠時,見到的那能同時紡出數十根紗的紗機,更是讓他歎為觀止。

幾個小時後,略微有些醉意的朱明忠離開了朱之瑜的住所,用了幾個小時與黃宗羲、朱之瑜從文章談到了稅收,又從稅收談到了教育,可以說讓他獲益頗多,也正因如此,他才會顯得十分高興。

在這清河書院中走著的時候,隱約的可以聽到一陣讀書由遠傳來,聽到的卻是有些稚嫩的聲音,聲音是從一排紅色磚房中傳出,此時走得近了,可以聽清楚是十二三歲的幼童讀書的聲音。

這裡是清河書院的附屬蒙學,儘管在朱之瑜的整措下,這清河書院雖說已經成為了實學的中心,但這所附屬蒙學,卻是朱明忠授意興建的,其實按他的想法,他更希望能夠創辦小學。甚至將來創辦中學,大學,最終構建成一個現代的教學體系。

教育為立國之本!

聽著那稚嫩的讀書聲,又一次朱明忠的腦海中浮現出去年與朱之瑜的那番談話。

“大明朝之所以落得當年那步田地,首先是教育問題,然後才是經濟問題。想我大明自立國起,高皇帝便一直重視教育,國家養士兩百餘年,但最後培養出來的,要麼是道偽君子,要麼是書呆子,為什麼天下這種人多?說到底還是教育出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最新小說: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