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沉默,尤其是張角,更是沉默。但張角沒有破局之法。
“道友有何高見?”張角問道。
“高見沒有,些許建議還是有一些的。首先,戰略目標更改,不再謀求攻下雒陽,而是尋求打一州之地,作為自己的大後方,用以修養生息,我們能選擇的地方只有青州。”楊斂指著地圖說道。
眾人點頭,要想謀求發展,只能往青州走,往北是幽州,幽州有公孫瓚在,黃巾軍絕對討不了好,公孫瓚可是殺得異族都要膽寒的主,可不是善茬,手下白馬義從戰力強大,關鍵是都是騎兵,來無影去無蹤。
黃巾軍要是拖家帶口地前往幽州,純粹是找死;
就在冀州、兗州和豫州求活也不可能,這裡都是平原地帶,良田甚多,士族門閥更多,士族不可能將這麼大的利益拱手讓給黃巾。
而且無論冀州、兗州還是豫州,都離大漢的都城雒陽太近,漢室天子根本不會放任這麼一個巨大的危險在自家地頭上。
青州說實話也不是一個好去處,但此時留給黃巾的選擇不多,只能退往青州。青州和雒陽之間好歹還有冀州和兗州隔著,多少有了戰略緩衝,漢朝天子也不會擁有那麼強的壓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且青州還有部分平原,只要開採出來,種上楊斂提供的高產量糧種,再配以化肥等,便能夠勉強以一州之地養活這百萬黃巾眾。
去青州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如果真不是漢室的對手,還可以乘船渡海去對面的三韓之地,打不過精銳的漢軍,還打不過三韓那群草頭棒子嗎?再不濟,渡海去東瀛,在那裡開藩。
當然,這是最保守之計。
“朝廷不會放任我們離去的。”張角說道。
“所以大良賢師要好好地活著啊,要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廣宗、長社一帶,牢牢地將漢室的目光聚集在此,然後再遣一將攜帶少數兵馬以及大量老弱病殘前往青州開闢基業。”
“大良賢師支撐的時間越長,希望就越大。”楊斂說道。
“大戰當前,分兵乃大忌。”張梁說道。
“所以,我才說前往青州之將只攜帶少數兵馬以及大量老弱病殘,帶走大量老弱病殘,不但能節省糧草,減輕軍中糧草的壓力,沒有了這些人的拖累,還能提高士卒的戰力。”
“我這有天書兩卷,希望能幫到大良賢師。”楊斂說完,便將繁體版的《民兵訓練手冊》和《赤腳醫生手冊》交給了張角。
張角是太平道創始人,本身就是醫者,張角本能地先拿起了《赤腳醫生手冊》翻看起來,剛看數頁便連連大叫妙。這可比他用符水治人強多了,符水雖然能治病,但消耗他的法力,哪像這本醫書,只要知道對方得了病,便能照方拿藥,不浪費任何法力。
張角再拿起《民兵訓練手冊》一看,頓時驚為天人,連連長嘆道:“貧道今日才知何為真正的練兵,如若此兵練成,何愁大業不成?”
“現在最重要的是擋住漢軍的反撲,最好是能形成僵持的局面,僵持的越久,對我們越有利。我觀道友麾下兵械不齊,特奉上兩千兵甲以助道友。”楊斂說完,手一揮,兩千套制式精靈裝備出現在眾人眼前。
眾人直被楊斂這一手震驚的五體投地,待眾人看到精靈一族的制式甲胃和武器後,再次被震驚的五體投地。
“這……這是天兵天將的盔甲和武器吧,太精美了,太鋒利了。”一名將領揮舞著精靈一族的制式長刀說道。
精靈一族的制式長刀雖然做不到吹毛斷髮的地步,但也相差不多,輕輕一揮,一道破風聲傳來,有的將領拿精靈長刀與自己的兵器對砍,不出意外,自己的兵器直接斷成兩截,而精靈長刀卻絲毫無損。
“將軍中精銳集中起來,配備這樣的武器裝備,完全可以當作一隻奇兵來使用。”楊斂補充了一句道。
“多謝道友,吾,大良賢師張角,願拜道友為黃巾三十六方渠帥之首,節制黃巾各路兵馬,黃巾上下,見道友如同見吾,道友接令否?”大良張角正色地問道。
“接令!”楊斂回了一禮道。
喜歡諸天從圓夢師開始請大家收藏:()諸天從圓夢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