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笑了笑道:“好膽氣,我倒是沒有看錯你!”】
【“這本《陰符經》可不是司馬亭給你的大路貨,可是真正的道家玄脈一門的無上典籍。”】
【“這位寫出《陰符經》的前輩,沒有出生在道家正統的幾脈之中,卻也功參造化,一生驚才絕豔,修為已經到了元神境界極高處,那一代的三真教都被他踩在腳底。”】
【“可惜呀,他腦子不太好,三真教的幾位祖師一頓忽悠,他就和夫子約戰在東海。”】
【“結局嘛,你應該也猜到了。”】
【你暗暗點頭,夫子之名從不是吹出來的,而是這幾百年來打出來的。】
【“所以這本《陰符經》輾轉到了三真門內,你要是願意拜入我三真門下,我倒是可以傳你三真法度。”】
【陸華有些嘆息道:“當然,可惜的是,這裡是大齊,要是大隋我就是綁你也要把你綁上終南山。”】
【終南山三真教?】
【你不由內心有些吃驚,這位女子來自三真教?那不是大隋的國教嗎,聽其語氣似乎在三真教職位不低。】
【還被謝家二老爺帶回了謝家,這其中有什麼緣故。】
【你也不再深究,轉而翻開手中的《陰符經》。】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你從頭至尾細細品讀,除去開篇的總綱,書中配圖皆是繁複的咒言與符畫,共計七術,井然列於目錄之中。】
【“誦唸咒言,畫符圖,驅繁思,誅雜念,方能感應元神。”】
【你漸漸領悟“陰符經”三字之真諦,陰者,不可見;符者,道之像。】
【故而,陰符即是,“不可見之道之顯像。”】
【書中所述七術養志、盛神,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兌具備殺伐之術。】
【七術也是七種境界,分別對應元神修士的前七境。】
【你撥出一口氣,這陸華所贈的元神修煉之法,竟然如此貴重,那本武道修行典籍可是隻有武道前三境。】
【第一術“養志法靈龜符”,乃是一副靈龜服氣之圖,你仔細觀看。】
【陸華看著這冊子道:“若非它與三真教的性命修行之道相悖,我就順手修煉了。”】
【“七術皆可繪製靈符,可在其中蘊神,具備迥異的功能。而這養志法靈龜符,為靜心之效,正用則能靜心生慧,反用則會亂神。”】
【“遺憾的是,原本共有九術,但後兩術因過於兇殘,被三真祖師銷燬,不過這對你後續的修煉並無大礙。”】
【“咦?”】
【陸華髮出一聲輕疑,只見少年雙目緊閉,眼中竟閃爍著瑩潤的光芒。】
【“已然入定?”】
【你此刻已心無雜念,全神貫注地觀想靈龜之形。】
【手中筆觸連綿不絕,已勾勒出一幅巨龜之形,它蟄伏於地,宛如磐石般穩固,又似山嶽般巍峨,氣息深邃而悠長。】
【陸華低頭一瞥,在圖畫中竟感受到一股寧靜篤定之氣,隨即少年筆鋒一轉,靈龜之形消散,轉而化作一隻如山般龐大的神龜,踐踏而來,令她的神魂都有所感應。】
【對於陸華而言,這種級別的“亂神之法”,不過爾爾。】
【可是,你剛剛接觸神魂修煉的初學者,竟然有如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