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叫“汴洛”。
二十六年前,當時還不是燕王的少保,辭官修道之時,從虎牢關南下路過此城,本有意低調。
見一孩童掉入井中,帶著斗笠的青年跳入井水之中相救,被識破身份。
各地的百姓又聚集來了汴洛。
場面浩大,登在城樓之上相望兩馬出涼州。
後來就改了名字“望神洲!”
過了望神洲便是燕京。
宇文璃淺輕輕推開車窗,目光落在了這座氣勢恢宏的城池之上。
與佳康城相比,望神洲更顯巍峨壯觀。
北風的大城普遍城牆建的高,修的最牢固。
宇文璃淺推算也可能是和當面的戰亂有關。
北地多兵戈!
大城前,有一條河,名曰:柳青河。
蜿蜒流淌!
最寬處有七八丈之寬,隨流而下,可直達天下聞名的雄關——虎牢關。
有河水滋養,兩岸綠樹成蔭,鬱鬱蔥蔥。
兩邊的河岸上,錯落有致地修建著幾座涼亭,為過往的行人提供了一處休憩之地。
幾位老翁悠然自得地坐在亭中,手持釣竿,靜候魚兒上鉤,那份閒適與自在,讓人心生羨慕。
周圍的景色更是宜人!
倒是頗為自在,消停!
六輛馬車緩緩停下在過橋邊的亭子處。
惹得周邊的釣魚者多看了一眼,便沒在注意。
來往的望神洲的商旅頗多。
兩國使團出了佳康城後一路都在顛簸行路,少有停歇。
拉車的馬有些跑不動,大馬上的汗停不下,有的皆是累癱在地!
一路不停,甚至為了趕時間,都錯過了驛站。
現在已是正午,面前就是大城。
歇一歇也不打緊。
六輛馬車緩緩停下後,有馬伕從前面的河水之中提來涼水,心疼的澆在癱倒馬匹之上。
黃棕色的大馬直喘粗氣!
一眾學子也走下了車,卻沒有絲毫注意馬匹。
反而看向江邊的亭子之中,佈置的也是雅緻,又有釣客在此。
風一吹,頗為涼爽!
文人騷客都是喜歡如此場景,都欣欣然來採風。
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