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平溪和公孫中庶二人還是,表兄遠親之間的關係。
公孫氏乃是大楚最有名的大儒姓氏。
提及天下最出名的學府之—白鹿書院,學子們無不心生敬仰,其連續三任掌舵人。
皆出自公孫名門,足見其文風之盛,學術之淵。
俞客看到這裡,突然想起,這五國紛爭的天下。
試想鄉間阡陌,能識文斷字者寥寥無幾,猶如鳳毛麟角。
世家大族皆有藏書,也可說家中有藏書者都是世家大族。
知識被上層人士壟斷!
公孫一家相當於同時押注了乾元和大楚。
到是讓俞客想到了同樣一個家族,押注了三國之事。
這是一個家族門閥林立的時代,皇權也就是最強大的世家!
家而天下,皆繫於家族興衰之上。
俞客繼續翻開韓國的冊子。
首入眼簾者,乃韓國當今聖上。
宇文炎!
此少年天子,登基八載,終破宦官桎梏,奪回皇權,由傀儡化身為真龍天子。
韓國曾歷兩百年宦官之禍,神策軍權柄被大太監掌握。
朝堂之上太監還能書寫政令,罷免百官。
天子也得看太監臉色。
於是朝政昏暗,大太監自稱“九千九百歲”,自比帝王。
冊中詳載,皇權更迭竟由宦官之手操縱。
韓國五代帝王,都未能掙脫那籠罩了兩百餘年的宦官專政。
韓國其統治權柄,牢牢掌握於太監之手。
想當年!
韓國先帝,卻也難逃宦官之禍,被逼至絕境,抑鬱而終,身後竟無子嗣承繼大統。
臨終之際,他滿目淚光,痛心疾首,悲呼:“愧對列祖列宗,歷代君王或受制於諸侯,我卻淪為家奴太監之手!”
先帝崩逝三日,宦官們方慢條斯理地操辦喪事,彷彿國之大事,不過兒戲一場。
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的大太監韓忠,權傾一時。
從宇文氏旁支中隨意挑選一人,以續國祚,輕描淡寫地吩咐傳旨太監:
“迎大者進宮!”
傳旨之聲,響徹十三王府門前,太監高呼:
“迎大者,迎大者!大者進宮當皇帝矣。”
眾人聞言,一時茫然,隨即有人恍然大悟,指向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