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幾人談話,倒是記起了老人名諱。】
【鄒林,當年北上之時,有一史官怒罵當今天子。】
【惹得龍顏大怒,誅九族的詔令已經擬定。】
【鄒林慷慨赴死,遺言“平生最對不起妻女。”】
【你那時在北地聽說後,寫了一封信,寄往京都。】
【沒有去往皇宮,也沒有寄給鄒林。】
【只是寄回給京都母親的一封普通家書,只是信中了最後留了一句。】
【“北方苦寒,無甚娛樂,最近愛上黑白一道,勞煩母親寄一本《棋決》以解悶。”】
【訊息傳開!】
【第二天整個京都,此書都買的脫銷了,影印的宣紙都一掃而空。】
【一時間,京都紙貴。】
【而那本《棋決》的作者便是鄒林。】
【下九族的詔書,最終也只是走到了宮外,換成官降一級口諭給了禮部。】
【最後鄒林辭官而去。】
【走之前去往了陸府,親自抄錄了一份《棋決》給了你母親。】
【伱倒是頗為感慨,想不到已經過去了十多年。】
【歲月如快馬加鞭,不為人留!】
【廟中的氣氛愈發緊張。】
【老人與青衣道人的對弈開始。】
【老人率先落子。】
【然而幾乎就在老人下棋的瞬間,青衣道人已經下出。】
【棋到中盤,老人不時陷入長考,眉頭緊鎖,每走一步都謹慎異常。】
【鄒舒甯臉上開始有焦心之色,雙方雖是戰平,可是青衣道人落子實在太快。】
【就算是一品的父親,似乎也沒有給他任何壓力。】
【再下几子。】
【豐隆已經看出眉目,似乎局勢開始落入下風。】
【其餘幾人也是著急不已。】
【再數十子之後,老人臉色再無血色,舉棋的手顫抖一直不曾落下。】
【此時,白棋已經斬斷了大龍,只需再落几子便能收官。】
【敗局已定。】
【老人下了一輩子棋,卻從未遇到過如此對手。】
【有的人善開局,佈局,中盤,收官,只需要得其中兩處神韻便是一品。】
【此人每落一子,都是承上啟下,以堂堂大勢壓來,讓人喘不過起來。】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完美無缺”。】
【白衣女子雖然不懂棋,但是從幾人面色上已經分辨“要輸了。”】
【鄒舒甯則早已心知肚明,這位青衣道人的棋力之高,恐怕當世無人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