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鄒林的名頭被爆出,兩名書生終於有了底氣。】
【他們心中原本的慌亂和不安在瞬間減輕了許多,畢竟大慶當年的棋壇第一人就在眼前,他們深信有鄒林在,定能化險為夷。】
【一個人的棋力自幼學棋,弱冠之齡是最為能打的年歲,而立之後年紀越大越是拖累。】
【兩百年前就有一位被譽為棋聖之人,九歲入九品入神,十四歲無敵天下,甚至棋壇單為此人單開了“第十品”,一品之上。】
【青衣道人雖然武力高強,但在棋道這一領域,他們並不認為他能與鄒林相提並論。】
【鄒林只是謙虛地擺了擺手,道了一聲“不敢當”。】
【他自負棋力譽享一國,年紀大了不在巔峰,大慶能勝他的其實也只有幾人,不喜這種所謂“投餌”的試探安排。】
【然而,當涉及到女兒的生死時,他選擇了默許,沒有反對。】
【鄒林並不是迂腐之人。】
【在棋道上,與陌生人對弈最怕的就是新招怪招。】
【因此,讓幾人率先上場,試探青衣道人的棋路。】
【自己勝的把握更大。】
【豐隆天賦異稟,棋藝已達三品】
【三品也叫具體,行棋攻防兼備,滴水不漏。】
【只是豐隆玩心較重,心思不能專一,打譜對弈的時間相對較少。】
【如果他能更加專注於棋藝,定能更上一層樓,進入二品。】
【美婦人鄒舒甯天資卓越,她的棋藝已經達到了二品境界,這在大慶國已是鳳毛麟角。】
【二品棋藝被稱為“坐照”,入神者讓半先,棋藝空靈,善於應變,可隨手應之,不思而得。】
【鄒林感嘆一聲,他知道女兒在棋道之上本有著更高的天賦和潛力,但遺憾的是,她的收官技巧相對較差。】
【善於開局,前幾十子的可以當一位一品棋手,但是性格使然,收官搖擺不定,始終卻未能更進一步,達到一品的高度。】
【然而,儘管如此,二品的棋力對於試探一個人的底細來說,已經足夠了。】
【青衣道人輕輕一笑,對於幾人的談話置若罔聞。】
【他悠然入座,坐姿輕鬆。】
【目光聚焦於棋盤之上,那縱橫十九道的線條交錯,落子點三百六十一處如同繁星點點,八個星位熠熠生輝,天元則靜靜居於中央。】
【棋盤之上,每一顆落手都蘊含著無窮的變化,號稱古往今來“千古無同局”。】
【青衣道人拿起白子的棋罐,氣定神閒。】
【也不著急!】
【他輕輕在棋盤上敲擊著棋子,那聲音在幾人耳中迴盪,如同催魔一般,感受到無形的壓力。】
【瘦書生聽著那敲擊聲,心中不免有些煩亂,但在這場合下,他也不敢開口。】
【幾人商量之後,決定由胖書生最先迎戰,接著是瘦書生、豐隆和美婦人。】
【蘇子吟雖然懂得規則,但並未深入學習,因此並未參加;而白衣女子則對棋藝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