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質問了,語氣中還帶著挖苦。
時晴不服:“馬老師,小雨怎麼就考不上大學了?”
馬老師:“小雨媽媽,考大學可不是你說了算也不是我說了算,一切都靠成績說話。那好,咱們算一算分數,清北復交也就罷了,985、211且不論,先說說二本。我市去年理科的二本投擋線是475,今年的情況應該差不多。前一段時間,我綜合分析過我們班所有學生的成績,拋除高考時的臨場發揮,計算出一個平均值,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就拿我們的班的馮小園同學來說吧,你應該很熟悉吧?她媽媽和是你同事,上次她和關小雨還打過架。這孩子就是個不省心的,可人家的成績是多少,小雨是多少?”
聽老師這麼說,時晴忍不住問:“多少?”
馬老師回答:“馮小園本學期第一月考語文長期120以上,數學140是常態,英語125,總分數638分。知道638是什麼概念嗎,再努力一把就是清北復加。你家孩子多少,345分,連最差的四線城市的二本都上不了。大家上的是同一所學校,同樣的老師,差距怎麼那麼大呢?”
是啊,都是同樣的孩子,人家馮小園怎麼就比關小雨多將近三百分呢?
如果不出意外,馮小園和班中的其他九個同學基本鎖定了超一流大學的名額,是學校和她這個班主任的驕傲。說起來,班級前十進藤校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至於關小雨,以他的成績,搞不好是學校有史以來第一個連二本都上不了的人,創記錄了。
我校之恥。
這事都怪街道,當初為了動員關小雨爸爸拆遷,他們承諾讓孩子進名牌高中,現在好了,拖後腿了讓學校的名譽蒙受巨大損失。
她說上了勁,繼續道:“據去年的二本投檔分數來看,最差的一所二本的分數都是385分。”
時晴看起來溫柔,卻柔中帶剛。她一輩子爭強好勝,什麼時候像今天這樣被人指著鼻子罵得灰頭土連。大約是在工作中養成了不服輸的習慣,立即反駁:“老師,345和385只差40分,我想小雨爭取一下努力一把還是夠得上的。”
“哈。”馬老師笑起來:“小雨媽媽,聽說你也是985+211畢業生。高考的事情我想你做為一個親歷者應該很清楚,考場如戰場,一分就能刷下去成千上萬的考生。其實,高三下半期老師該講的課已經講完,所做的不過是鞏固學生以前所學的知識。很多同學苦學一學期,沒日沒夜刷題,最後也就提高那麼三五分,而就三五分卻決定了他的一生。還有兩個多月,關小雨要想搶四十分,你覺得可能嗎?”
“小雨媽媽,我有兩個建議想和你探討。”
時晴:“馬老師您說。”
馬老師:“首先,你應該考慮為關小雨擇校了,選一所高技。其次,高技是要住校的,你覺得以關小雨現在的狀況,他能適應住校生活嗎?因此,現在的關鍵是先把孩子的病治好,你先把孩子帶回家去。孩子的身體要緊,至於讀書不讀書,其實不太重要。”
“技校?”時晴彷彿被烙鐵燙中,她出身於小城市教師家庭,可說是書香門第。自來到世上,所認識的人當中誰不是大學文憑。她無法接受家裡出現了一個非高等學歷,尤其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不,小雨不能讀技校。他只要努力一把就能考上大學,即便是二本。他沒病,他是個乖孩子,只是有點單純。”
說到這裡,她用反擊的目光看著班主任。
馬老師口水說幹,結果人家不為所動,心中也惱了。也不留情面,冷冷道:“小雨媽媽,你說關小雨沒病,倒像是我願望他似的。考慮到你工作忙,孩子這段時間他在學校的情況我也沒向你反映。關小雨從不參加班裡的活動,課間休息時間也不和同學玩,一個人跑操場瞎逛。對了,上前天他還躺在垃圾池邊上。校長路過的時候問他怎麼了,你兒子回答說休息休息。有在垃圾堆邊上休息的嗎,你覺得他是個正常孩子嗎?”
“什麼,躺垃圾堆邊上?”時晴大驚失色,臉色變得蒼白。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懵懵懂懂地從馬老師辦公室裡出來的。
來到校門口,卻見兒子正翹著二郎腿和保安談笑風生,完全看不出緊張的樣子,他難道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老師趕回家了嗎?
時晴邪火湧起,抓起一根棍子就想砸他身上。
別看時晴溫溫柔柔的樣子,其實教育孩子態度粗暴。她信奉棍棒裡面出好人的傳統教育方式,一言不合就體罰關小雨。實際上,她小時候也是被母親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