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初不動聲色,但是姜瑞禾看到菜就有點急了。
這道菜雖然換了個名字,但是跟水晶鴨舌完全一樣,甚至連蘸料看起來都差不多。
姜瑞禾想要說什麼,但是見夏月初沒有反應,又硬生生地忍住了。
這盤巧舌如簧淡看外表,跟初味軒的水晶鴨舌的確沒什麼區別,都是橢圓形的半透明凍狀物,裡面裹著一根完整的鴨舌,旁邊配著一碗蘸料。
夏月初夾起一個,蘸過蘸料之後放入口中,嘗過便知道其中的區別。
鴨舌的處理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外面的水晶凍卻是不一樣的。
初味軒的水晶凍用得是濃稠凝固的鴨湯,而這個用的是肉皮凍,無論是味道和口感,都還是有所差別的。
至於蘸料,也只是有些類似而已,口味並不相同。
估計是有人在初味軒吃過,然後回家琢磨著模仿出來的。
夏月初對這種行為並不介意,畢竟在前世,她也是集各家之長學出來的。
那時候的各種菜譜配方几乎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差別最多也就是廚師的刀工、手法、對食材的瞭解和對火候的掌握。
所以只要不是初味軒有人吃裡扒外,把菜譜洩露出去就好。
廚師這行本就是這樣,只要不去偷去搶別人的菜譜,憑自個兒的本事照比成樣地學著做,也談不上壞了規矩。
想要在這行保持不敗,除了自己的手藝要過關之外,還必須時常有新菜才行。
這也是初味軒和上膳堂一直生意紅火的原因,也是她和其他人相比的優勢所在。
初味軒那邊,夏月初隔兩個月就會有新的菜譜寄回去。
上膳堂這邊更是每個月都有新菜。
天字號院的頻率就更加快了,除非客人點名想要再吃某一道菜,否則每次去,席面上的菜都不會重樣兒。
但是隨著後廚的菜一道道上桌,原本並不在意的夏月初,心裡也忍不住生出幾分不悅來。
“涼拌蕨菜。”
“蒜泥白肉。”
“一品豆腐。”
“開水白菜。”
“斷橋殘雪。”
前面幾個倒也罷了,但是斷橋殘雪,可是大齊原來根本就沒有的菜色。
別說是大齊了,就算是在現代,這道斷橋殘雪中間抽出骨頭填入其他餡料的做法,也是夏月初自個兒改良過的。
可這些菜又全都只是十分形似,神卻似是似不是,但是可以明顯看出是在模仿初味軒。
雖說憑自個兒的本事回去復刻出來,味道也並不完全相同,而且還是到離著東海府幾千裡地的保定府開酒樓,並沒有留在東海府跟初味軒搶生意,做法不算太不厚道。
但是這種逮著一隻羊拼命薅羊毛的做法,還是讓人心裡頭有些不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