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道:“我難道不省得?”
吳用道:“我再和你打個暗號,若是我把頭來一搖時,你便不可動彈。”
李逵應承了。
然後吳用摸了摸鬍子,說:“林兄,跟了這麼久,還不出來嗎?”
安千諾只得苦笑一聲,走了出來,“學究先生,被你發現啦。”
然後吳用和李逵兩個人做了一番打扮。
吳用戴一頂烏紗抹眉頭巾,穿一領皂沿邊白絹道服,著一雙方頭青布履,手裡拿一副滲金熟銅鈴杵;
李逵戧幾根蓬鬆黃發,綰兩枚渾骨丫髻,穿一領布短褐袍,勒一條雜色短須縧,穿一隻蹬山透士靴,挑著個紙招兒,上寫著“講命談天,卦金一兩。”
安千諾笑了一陣,“好一個道士和道童啊。”
兩個打扮了,鎖上房門,離了店肆,望北京城南門來。
安千諾自然騎馬跟在身後。
此時天下各處盜賊生發,各州府縣俱有軍馬守把。
此處北京是河北第一個去處,更兼又是梁中書統領大軍鎮守。
吳用,李逵兩個,搖搖擺擺,來到城門下。
安千諾也下馬。
守門的約有四十五軍士,簇捧著一個把門的官人在那裡坐定。
吳用向前施禮。
軍士問道:“秀才那裡來?”
吳用道:“小生姓張,名用。這個道童姓李。江湖上賣卦營生,今來大郡與人講命。還有身後這個大哥,是和我們路上相遇的一個教頭。”
身邊取出假文引,教軍士看了。
眾人道:“這個道童的鳥眼像賊一般看人!”
李逵聽得,正待要發作。
吳用慌忙搖頭,李逵便低了頭。
吳用向前把門軍士陪話道:“小生一言難盡!這個道童,又聾又啞,只有一分蠻氣力,卻是家生的孩兒,沒奈何帶他出來。這廝不省人事,望乞恕罪!”
辭了便行。
李逵跟在背後,腳高步低,望市心裡來。
吳用手中搖鈴杵,口裡念著口號道:“甘羅發早子牙遲,八字生來各有時。此乃時也,運也,命也。知生知死,知貴知賤。若要問前程,先賜銀一兩。”
說罷,又搖鈴杵。
北京城內小兒,約有五六十個,跟著看了笑。
安千諾冷笑。
正好轉到盧員外解庫門首,一頭搖頭,一頭唱著,去了複又回來,小兒們哄動越多了。
盧員外正在解庫前廳前坐地,看著那一班主管收解,只聽街上喧鬧,喚當值的問道:“如何街上熱鬧?”
當值的報覆道:“員外,端的好笑!街上一個別處來的算命先生在街上賣卦,要銀一兩算一命,誰人捨得?後頭一個跟的道童且是生慘瀨,走又走得沒樣範,小的們跟定了笑。”
“對了,身後還跟著一個漢子。”
盧俊義:“既出大言,必有廣學。當值的,與我請他來。”
當值的慌忙去叫道:“先生,員外有請。”
吳用道:“是那個員外請我?”
當值的道:「盧員外相請。」
吳用便與道童跟著轉來,安千諾也把馬放在門口,跟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