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透過那些宣紙與墨色滲透浸化中傳達出來的寫意色彩嫁接到現代紡織面料上,讓那種浸潤、虛實交融的幻化色彩來調和現代人生活的緊張與疲憊。
反正,很好的把中國畫上面的元素運用在時裝之中。
當然,中國畫的設計,也不僅僅是被限制在時裝上面。
前世的時候,中國畫院盧禹舜、紀連彬的中國畫作品系列《靜觀八荒》和《祥雲》,與來自捷克的阿爾派妮運動品牌相結合,設計製作完成的滑雪服亮相展示現場。
整件滑雪服的設計理念和文化符號均取材於國畫作品。
經過捷克服裝設計師的二度創作,抽離出了兩位藝術家作品中的元素,將其物化為造型、色彩、紋飾、肌理等藝術形式凝固在服裝上。
結合體育運動服飾的特殊要求及國際化的設計語言,最終呈現了涵蓋民族、文化、藝術、運動等多種理念於一身的滑雪服。
這就是一種中國畫的運用。
不過運動裝終究是不能夠出現在漢帛獎的秀場之中。
時裝週,時裝週,主要的品牌都是聚焦在時裝上面,同樣,漢帛獎的作品設計,同樣也都放在時裝上面。
不一定非要限制男女,但卻一定是時裝,這一點毋容置疑。
其中除了中國畫技法之外,還融入了具體經典畫作的圖案,比如一個來自於南非的哥們就直接把人民大會堂的《江山如此多嬌》弄在了他的作品之中。
而且還把中國畫跟非洲古老的部落圖騰融合在一起,讓他作品看起來同樣也很有特色,所以有時候,你也不得不佩服的老外的狡猾。
其實把中國畫的元素跟部落圖騰融合在一起的選手也不僅僅是非洲的黑哥們,來自於南美的選手同樣也不甘於落後。
人家也自己的部落圖騰啊。
比如來自於南美的選手,就直接把印第安人的雅瑪文化之中出現的神像圖騰元素跟中國畫結合起來。
這種圖騰在服裝上的運用,自古就有。
很多大牌的秀場上,都會出現的圖騰的影子。
這種事情,大家都很熱衷放在時裝設計之中,因為,圖騰是最能夠直觀代表民族文化的東西。
中國,同樣也有自己的圖騰文化。
中國傳統圖騰紋樣中的基本元素,往往來源於自然界中的動植物、景觀和人類的幻想。比如雲雷紋來源於自然界中的雲和雷電;花卉圖騰來源於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花朵;龍圖騰來源於人類的幻想。
這玩意,就是王國棟最為擅長的東西。
這一次,他的作品依舊是龍,不過已經不是那種金黃色的五爪金龍了,實際上,不是把龍圖騰融入時裝,就能夠入圍漢帛獎。
所以這話在選擇中國畫元素的時候,同樣也很用心。
國畫之中,根據中國龍來創作的作品,並不少。
國畫《瑤池虯嬉》是根據虯龍造型創作的。前人對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為虯龍。
古文獻中註釋:“有角曰龍,無角曰虯。”另一種則說幼龍生出角後才稱虯。
兩種說法雖有出入,但都把成長中的龍稱為虯,角成了區別虯的標誌。
古書《抱朴子》則有這樣的記載:“母龍稱為蛟,子龍稱為虯。”
不管怎麼說,虯是成長中的子龍。
龍出現鬍子和肘毛是從漢代開始的。漢畫像石的龍形主要是獸身龍,龍的軀體較短,似虎似馬,頸長尾細,龍的頸部、軀幹和尾部的區別十分明顯,龍尾和虎尾相似。龍的四足仍保留走獸的爪型,鷹爪的特點還不明顯。
其形象具有雄健的力度和古拙的氣勢。國畫《龍的傳人》根據獸身龍造型創作。
而王國棟的作品,名字就是《龍的傳人》,很有官方色彩的作品。
炎黃子孫,自稱龍的傳人,這貨就抓住了這一點,不遺餘力的把他的創作理念暫時的淋漓盡致。
說實話,王國棟確實一個有才華的傢伙。
從他能夠成為李明哲代筆設計師,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
其實不僅僅是從李明哲,從慄粒對於他的態度也能夠證明這一點。
能夠讓心高氣傲的班長大人心甘情願的稱為學長的傢伙,真不多。
恩,李大同算一個,王國棟也算一個人,但是從之前跟慄粒的接觸,林崢嶸很容易就判斷出來,相比較李大同,慄粒對於王國棟的評價更高。
刨除慄粒的評價,從對方的履歷也可以看出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