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漢帛獎·國際青年設計大賽的主題——中國畫。
每一年漢帛獎都主辦方都會給出一個設計主題。
然後參賽的選手就根據主題要求設計作品,每一個系列34套,也不多。
還必須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文化特徵;風格獨特、製作精細、服飾品配套齊全。
每一年的設計主題都不同,不過大部分都是為了弘揚中國文化。
相比較服裝學院的“中國風”,中國畫的要求更加具體,範圍同樣縮小很多。
中國風是一種泛指,只要是中國元素都是能夠當作中國風。
這裡面還鬧了不少的笑話,為了國內的奢飾品市場,一些西方奢侈品品牌極力討好中國消費者,還經常應景推出一些特別款式。
比如英國奢侈品品牌巴寶莉就曾經推出一款春節限量版圍巾,在其招牌咖色、米色和黑色的格子紋上,繡上了大大的紅色“福”字,明顯是為了迎合中國人對“好彩頭”的喜愛。
只要在圍巾上秀上一個“中國福”就是中國風,就是這麼的簡單粗暴。
當然這種簡單粗暴的設計,也不僅僅是巴寶莉,愛馬仕曾推出印有5星紅旗的birkin包包,古琦也曾經推出“春節限量大紅色”手袋。
反正,粘上漢字,都能顧算上中國風設計,所以這玩意範圍確實很廣。
但是中國畫就不太一樣,設計的範圍基本上都被限制了。
雖然限制了選手的想象力,同樣也希望選手在中國畫的元素裡面設計出新意。
中國畫,這是一個對外的概念。
起碼對於人家老外來說,就說中國畫,中國人的話,一般都自稱國畫。
在古代,琴棋書畫被稱為四藝,而四藝之一的“畫”指的就是中國畫。
而跟中國畫並論的就是西方油畫。
只要美術專業的學生,對於這些都不陌生。
中國畫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
不過大眾區別中國畫,卻不會那麼專業,基本上山水畫,花鳥畫都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中國畫。
中國畫蘊含的元素很多,同樣,經典的國畫,不少。
時裝設計使用中國畫當作元素的作品,就更加多不勝數。
之前服裝學院畢設大秀,涵百靈的“鳥語花香”系列以及孫旭的“山水之間”,都是中國畫。
同樣,林崢嶸的“竹韻”也是中國畫。
梅蘭竹菊,採用中國畫的繪畫手法,這也是中國畫。
中國畫的四大元素是“詩、書、畫、印”,每一個元素都可以成為設計的本身。
不過想要把中國畫的元素融入了是裝上設計當中,就必須很好的瞭解中國畫。
所以漢帛獎主辦方把設計主題定為中國畫,也是有用意的。
因為今年就是中國風元年,整個中國國際時裝週都圍繞著這個主題在舉辦。
中國畫,對於老外來說,多少有些陌生,但是對於國內院校出身的設計師,最為熟悉不過了,大家都是都是美術考生,中國畫怎麼繪畫,都會接觸,就算不精通,但對於涉及到的元素一點都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