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溫茶沸,點心滿盤。
此時雖是下午,但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大雪仍沒個停的意思。亭子裡十一人圍著火爐而坐,品茶酌酒,俱是安靜無聲。
因為是私底下的宴會,坐次就沒那麼講究。梁知鏡坐了上首,左下首程立山,右下首李師母,其他人則隨意而坐,並沒有什麼規律可講。
茶品一壺,酒過兩輪,爐火正旺,梁知鏡抱著孫兒,酒意微酣,看著身旁家人齊聚,桃李滿園,心裡痛快,猛地喝了一大口酒。
酒是好酒,入口輕柔,醬香濃郁,一入腹中,勁道卻一下提了上來,將他的臉頰衝得通紅,趁著酒勁,梁知鏡在桌上輕輕地敲著:“什麼是國術?”
“國術。這是一個沉重而廣袤的命題。我梁知鏡醉心國學四十載,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也不敢說能完全剖析清楚。至於現在的大部分人,甚至連國術這個詞都沒聽過,這不得不說是華夏文明的悲哀。“
“武,止戈為武。術,強身健體,安家定國之法。武術簡單來說,就是上陣殺敵的搏擊技巧和力量運用的方法,而這種只殺敵,不表演的武術,就叫國術。”
“清末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吏治腐朽,土地兼併嚴重。而此時的世界卻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了,社會生產力、軍事力量、經濟都在進行史無前例的爆炸性增長。”
“落後就要捱打。1840年英國侵華,三年後清廷戰敗。1856年英法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四年後清廷戰敗。1883年,中法戰爭,清廷主動議和。隨後英軍入侵西藏、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俄戰爭等接連爆發,都是以清廷慘敗、割地賠款而結束。”
“最後腐朽的清廷被憤怒的革命志士推翻,接著中華民國成立,鑑於清廷的喪權辱國,孫中山喊出了‘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的’口號。在此背景下,張之江、馮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呼籲,於南京創立了國術研究館,稱“國術館組設,原本救國之熱誠,以期強種強國,而循至於民眾均國術化”。次年,更名為中央國術館,將形意、太極、八卦、八極、螳螂、通背、詠春等華夏上百門武術統一稱之為國術。
“國術,強身、強種、強國之術,殺敵之術!”
“在工業革命之前,國術鑄就了我們兩千年的天朝上國的壯闊輝煌,澆築了我們永不淪陷的偉大祖國的夯實根基。因為國術,我們華夏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領先世界。”
“一八四零年,一聲炮響,曾經輝煌的國術在工業革命的滾滾車輪下,被碾成齏粉,這是機器與手工,舊時代與新時代的碰撞,結局早已註定,無法阻擋,亦無法避免。但隨後的百年屈辱,則讓我們徹底拋棄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將搖搖欲墜的國術打入了萬丈深淵。”
“到了現在,槍炮和火器的威力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練武之人變得越來越少,幾乎是百中存一,而練國術之人,更是萬中無一,至於真正能登堂入室,只怕百萬個人中未必有一個了。現在的人,都以為外國的月亮要圓些。”
“韓國跆拳道風靡世界,日本空手道、劍道、柔道、合氣道、忍術盛行亞洲,泰國泰拳被人推崇備至、自由搏擊、緬甸拳等等都是大放異彩,但唯獨支撐了我們兩千年輝煌的國術卻被人一直詬病。不是不能實戰,就是上不了檯面,但只要是國外的,樣樣都好。”
“國術中的上百門武術都沒有一門能實戰的,都是花架子,但脫胎於一兩門華夏國術的他國武術,立馬就是翻身農奴做主人,落難野雞變鳳凰了。又養生、又能實戰、而且還易上手。”梁知鏡的語氣中充滿著對國術蕩然無存的悲傷、傳統文化衰落的無力,以及崇洋媚外的憤懣。
雪下得越來越大了,涼亭上一簇簇的琉璃,如槍似戟。梁知鏡又猛地灌了一大口酒,美酒入腹,酣意正濃,他心中的熱血就如同那盆熊熊燃燒的炭火一樣,越燃越旺。驟然間酒意上湧,梁知鏡似醉似酣,忽地站了起來,和著風雪,低聲沉吟唱起來。
當西方的槍炮轟開了古老的門,
一個世紀的屈辱,
讓我們拋棄了祖先的根。
五千年的文明,
在槍炮聲中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