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方的槍炮轟開了古老的門,
一個世紀的屈辱,
讓我們拋棄了祖先的根。
五千年的文明,
在槍炮聲中蕩然無存,
曾經輝煌的國術,
已成歷史空痕。
我們丟棄的,
並非只有民族的根,
還有漢唐之風,炎黃之魂。
華夏,南湖省,星城,中海大學。
還有幾天就放寒假了,大雪接連下了幾天,也沒個停的意思。南方那種滲入骨髓的溼冷,在這樣的氣候下顯得格外可怕。
“砰!”張大山快步走出教務室,伸手一按就將厚重的玻璃門推開。寒風撲面,張大山猛吸兩口冷氣,想壓下心中的怒氣,可直入肺腑的冷氣並不能澆滅他胸中的怒火,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他唰地一下拉開羽絨服的拉鍊,將外套脫下束在腰上,露出了貼身的黑色背心,就迎著風雪往學校後山疾奔。
寒風冷冽,拂面如刀,雪花颯颯的往下落,校園中一片晶瑩,行人寥寥。以張大山的速度,幾分鐘時間,學校後山已遙遙在望。
中海大學依山傍河而建。前面是南湖第一大河辰河,後面則是千古名山雲麓山,學校後山就是雲麓山腳。山腳處修了個水池,水池中種了些荷花蓮藕,池上則是歷史遺蹟,華夏十大名亭之一的忠武亭,上面記載了民族英雄岳飛的生平事蹟。
天冷又颳著風雪,且是考試周,原本熱鬧的忠武亭現在空無一人,唯有兩株孤零零的冬梅在風雪中堅守著,倒是一年中少有的清淨時候。
箭步上了臺階,張大山跑步速度慢了下來,邊圍著水池轉圈,邊活動著身體中的關節筋骨,心中積壓的怒氣也在剛才劇烈的運動中漸漸平復。
忠武亭,全名嶽忠武王亭,乃是政府為紀念南宋著名軍事家岳飛所建,至今已逾百年。
岳飛,南宋名將,一生戎馬,屢建奇功,最後含冤屈死。死後,孝宗為其平反昭雪,諡號武穆,寧宗時加封其為鄂王,理宗時加諡忠武,故名嶽忠武王。【在華夏曆史中,諡號忠武乃是武將死後能獲得的最高榮譽。如三國忠武候諸葛亮,東晉大將軍王猛,唐朝尉遲恭,再造大唐郭子儀,明朝開國大將常遇春等】
張大山穿過浮雕迴廊,腦海裡浮想起岳飛的種種事蹟,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忠武亭高約四五米,周長二十餘米,為正六邊形石木結構,六角攢尖重簷頂,頂蓋黃色琉璃瓦,六角起翹,下面綴滿了一根根粗如兒臂,晶瑩剔透、如刀槍劍尖般鋒利的冰稜。亭子六面均設額枋,額枋下配有實木鏤空掛落,內頂為六方藻井,繪有彩畫,亭周邊設有白石護欄,欄上覆蓋積雪。
亭內前方立有青石碑一座,前面銘記了岳飛的生平事蹟,後面則是兩首詩詞。有石桌一方,約一米左右,石凳八個,上面雖然沒有積雪,卻是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堅冰,由此可知氣候的嚴寒。
張大山雖常來忠武亭,或遊玩散心,或習武練拳,但此時此景,卻別有一番風味,尤其是隻有他一人,不免更加性質昂然。
石碑前記載的是岳飛的生平事蹟,自不必多說。
石碑背面,卻鐫刻了嶽武穆的千古名篇《滿江紅·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