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奕接待的第一位持寶人是一個婦女,手上帶著一柄扇子,非常古代有名的宮廷扇,圓形的扇面。
“專家你好!”那婦女很有禮貌,恭敬地將扇子遞上來。
“你好!請坐。”楊奕笑道,讓那婦女坐在他的旁邊。這也是拍賣行的一個人性化的措施,鑒寶難免會用比較多時間,也不能讓人家傻傻站著等待結果。
“能說說你這扇子的來歷嗎?”
眼前這柄扇子,也叫團扇,中國漢族傳統工藝品及藝術品,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扇子最早出現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製成,稱之為“障扇”。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西漢以後,扇子開始用來取涼。
“扇子是我爸以前收藏的,看見這做工精緻,所以一直儲存。”她知道的就只有這些,資訊很少。不過,她覺得應該是一件寶物。
她家經濟還可以,這次將扇子拿出來,不是為了賣錢。而是要鑒定,這到底值不值得收藏。如果是寶物,有藝術價值,那麼她們會一直收藏下去。
楊奕點點頭,表示瞭解:“那你覺得,它會是什麼年代的?有沒有查過這種扇子?”
“我爸他查過,根據上面的圖案、文字,應該是清末時期的。”婦女想了想,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楊奕開口道:“這是團扇,還有一個名稱,叫宮廷扇。這種扇子呀!大家都看過古代電視劇,應該不陌生,是女人用的。”
聽到楊奕的解釋,很多人都點頭,感覺這個年輕人應該是有點料的。
團扇是古代的一種生活用品,女子到了夏日時節都會持一柄團扇,既可搖動生風,又可用於遮面障羞,拂掃浮塵,驅趕蚊蚋,是須臾不可離手的涼友。
“由於團扇的骨架多用象牙、紅木、湘妃竹等名貴材質製作,扇面則為質地潔白輕軟的絲織物,上面還常有詩文或畫作,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因而也被歷代藏家收入閣中,是善加珍藏的文化精品。”
楊奕看了眼緊張的婦女,笑道:“放鬆,別緊張!你這把扇子儲存挺好,做工也精緻。這一點,你沒有說錯。不過,剛才你說它是清末的物件,就不對了。”
“怎麼個不對法呢?”楊奕掃了一眼下面那些豎起耳朵的人。
他繼續說道:“首先,扇面的繪畫,這種畫確實是清末比較流行的畫風。但是呢!這種筆墨結合了西方色彩,有油畫的味道。清末時期,雖然也有西方文化的沖擊,但在團扇上面還沒達到那程度。”
其次呢!就是背面的詩句,有白話文,清朝還很少見。
大家都認真聽見,發現楊奕講解得很清晰,就算他們不懂古玩,被他一說,好像也明白了。
“假的嗎?”那婦女黯然道。
“如果是假的,會不會很失望?”楊奕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