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拍賣行的大力宣傳,很多江州市市民都知道,拍賣行將舉行一天的義務鑒寶活動,不少人都心動起來。
盛世收藏,可不是一句空話,很多人家中都有些藏品,五花八門,值不值錢先不說,喜歡就留著。
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很直接地知道,自己收藏的東西是不是古董,老不老?有沒有藝術價值,值多少錢等等。
老張是地地道道的江州人,居住在江州,從祖上十代就開始落戶在這裡。
不過,他家過得並不如意。他居住的那塊地方,沒有政策支援,並沒有開發。眼看其他區都發了財,哪些地方的原居民都過上了好日子,他就覺得心裡苦。
他們兩老有低保,不工作也能活下去。不過,兩個兒子沒什麼文化,生的孩子也多,造成了他們家愈加貧困。
如今,大孫子都長大成人。家裡咬牙支援他們讀書,大孫子大學畢業,工資看似不錯,有五千多,但對這麼大的一個家庭開支,顯得非常吃力。
那小子談了一個女朋友,一直沒有結婚的念頭,就是經濟拖累的。他們兩老可謂是愁白了頭發。
昨晚,看江州電視臺的新聞,得知這麼一個訊息。他翻箱倒櫃,找出祖上傳下來的兩件物件,看值不值錢。值錢的話,就賣了讓後代過好一點。
其中一件是一塊黃色的玉雕件,拳頭大,具體雕的是什麼動物,他不怎麼懂。另一件則是一幅字,沒有裝裱,但儲存完好。
不到萬不得已,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他是不會去動的。
但這次為了大孫子的婚事,他決定拿出去,相信祖宗看到後輩過得那麼窘迫,也不會怪他們變賣祖物。
“靠譜嗎?要不我這手鐲也拿去吧!”老太太對自己老伴說道。
手鐲是老伴的母親當時傳給她的,起碼都有五六十個年頭,也算是一個老物件。而且玉鐲子一般都會值點錢。
“手鐲先留著吧!我帶這兩件去看看,不值錢的話,手鐲也保不住的。”老張嘆了口氣。
老人家,為了孩子們,也是操碎了心。主要還是孩子不爭氣,兩個兒子都是工人,兩三千元的月薪,能有什麼存款?
老張帶著兩件祖物,就來到江州拍賣行的門口。他發現,門口的小廣場早就佈置好現場,已經有很多人在等待,手頭都拿著各種東西。看到這一幕,他有點不自信起來。
楊奕他們早就到拍賣行,沒有馬上出來,就是讓員工維持好秩序先,省得惹出大麻煩。
“你給他多少出場費?”王軍問楊奕。
把陳浩文都請過來,這個鑒寶活動就沒什麼難題了。有楊奕跟陳浩文坐鎮,一些疑難的古物都能辨認出來。
“二十萬!”楊奕伸出兩根手指。
一天二十萬,並不算很高。一線的明星,出場一次也不止這個價格。陳浩文的本事,去古玩街等地方掏寶一天,應該不會少於這個數。
雖然陳浩文是他的師兄,但公私要分明。再說,拍賣行也不是他的。這筆錢,是拍賣行出的。苗總本來還擔心,二十萬請不來人,誰知道人家爽快答應。這裡面,楊奕的面子成分很大。
“走,出去吧!”楊奕對大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