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蒙介紹道:“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嶺南派的,你看它們仿效繪畫技法。重剪裁,蓄枝截幹;重整體構圖佈局,造型或蒼勁雄渾,或瀟灑輕盈,富有山林野趣,極似大樹縮影。”
他除了鑒賞古玩有一手,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玩花草,而且道行還很深。如果是古玩是他的主業,花木就是他的副業。
“整一盆回去?”他建議楊奕。
“先看看吧!合適就買一盆回去擺放。”楊奕隨口道。
“那我跟你說,左邊那盆是價效比最高的。”
楊奕哭笑不得,以為是手機嗎?還價效比。
“你別不信,花木鑒賞你肯定沒我行。我跟你說,看樹樁盆景得注意幾個方面:看樹樁型別,看樹樁生命力,還有就是看外形。”
現在社會,就是一個拼顏值的時代,花木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外形很重要,也是大家首先要看的。
外形條件越是驚奇的,越難得,就越值錢。
樹樁型別也容易分辨,最難的還是看樹樁生命力。
按照他的經驗,得先看樹皮,劃破幹樁粗糙的外皮,內層為青綠色,有細水珠滲出者,為新鮮樹樁。
其次,看枝條。輕輕扭曲枝條,有韌性不易折斷者,或折斷後斷面有濕潤感,且形成層為淡綠色者,為新落山之樹樁。
然後看根系,劃破細根外皮,內層為白色或肉紅色,有細水珠滲出,根系柔韌,毛須根端尚為乳白色者,為剛挖不久的樹樁。
最後看樹葉,常綠樹以樁之葉片常綠呈綠色,且有光澤者為佳。
“你看這一株,生命力絕對是這裡所有樹樁最旺盛的。”
楊奕瞧了一會,那是一株三角楓樹,只有二十多厘米,竟然給人蒼勁的感覺,渾身透露出滄桑。
“不過,三角楓會落葉。到冬天就沒有那麼好看,只有光禿禿的樹枝、樹幹。”姜蒙補充道。
三角楓枝葉濃密,夏季濃蔭覆地,入秋葉色變成暗紅,秀色可餐。宜孤植、叢植作庭蔭樹,也可作行道樹及護岸樹。其老樁常製成盆景,主幹扭曲隆起,頗為奇特。此外,江南一帶有栽作綠籬者,年久後枝條劈刺連線密合,也別具風味。
“兩萬八,算不算貴?”楊奕請教道。
見楊奕是真誠請教的,姜蒙對楊奕好感更足,他最煩的就是那些不懂裝懂的人,說俗點就是裝逼的人。
“這一株的話,價格略貴吧!”
楊奕點點頭,朝老闆喊道:“老闆,麻煩過來一下。”
那老闆正在看書,聽到有人喊,抬頭看過來。那兩個年輕人剛才注意到,但沒放在心上,感覺不會是自己的顧客。年輕人對花花草草應該不感興趣,他們更喜歡電子産品、奢侈品等。
發現楊奕他們有購買的意向,知道自己怠慢,趕緊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