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艱難地抬頭看了眼楊奕,自己看漏了眼,也可見,自己跟楊奕還有點差距。兩千元不算什麼,但自己輸給了楊奕。
“紅繩尾應該有兩條的,但這只有一條,‘留一筆’的作品。”姜蒙苦澀地開口道。
留一筆的作品被譽為當今的造假巔峰,他本人也被稱為造假大師,是古瓷器界一個可怕人物,人人談之色變。
姜蒙盡管擅長瓷器,但面對留一筆的作品,不絞盡腦汁是不可能發現問題的。就拿這件物品而言,本身就真假難辨,完全可以以假亂真,從色彩,到瓷胎等,無一不是原裝正版。
然而,留一筆那混蛋偏偏怕別人認不出他的作品一樣,留下一筆挑釁,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偏偏無可奈何。
從幾年前,古瓷器界,那些老前輩就聯合大家,一起封殺留一筆的作品。
“佩服,佩服!”姜蒙對楊奕說道。
楊奕沒有自傲,絲毫沒有坑人的內疚:“前段時間見過留一筆的作品,碰見這件,就有種熟悉感,沒想到還真是他的傑作。落在老薑你手上,也算是功德一件。”
姜蒙心裡大罵:怎麼我收到假貨就是功德一件?
不過,也不怪楊奕,是自己作死在先。而且這種東西,不能任其留在市面上,無論如何都要拿走的,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換成是自己,他絕對也不會自己接手這個燙手山芋,扔給別人。
“算了,在留一筆的作品面前打眼,也不丟臉。”國內有多少人能辨認出留一筆的作品?非常少,自己打眼也不是特別沒面子的事情。
出現留一筆的作品,可不是小事,姜蒙立即打電話給自己老師,告訴他這件事。
他的老師忍不住擔心,前段時間,就出現一件,搞得不少人彷徨。還好,最後調查發現,只是以前的漏網之魚。
然而,現在又出現一件,還是偶然?
楊奕跟姜蒙不受影響,繼續逛,擺在廣場的那些古玩小攤都看了遍。左右閑著沒事做,又朝旁邊的盆栽區走去。
這些盆栽都屬於中型的盆栽,各種造型的樹木,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造化。一棵手臂粗的松樹,只有十多厘米高,很難想象。
“這些都是人工弄出來的,不值錢!”姜蒙對楊奕說道。
那些奇形怪狀的樹木,都是人工弄出來的畸形,看起千奇百怪,但真正玩花草的人會不屑一顧。
如果是大自然形成的,肯定值錢。比如楊奕身邊的那株金桂,長得跟水墨畫出來的一樣,如果是自然生長的,價值上百萬。
“這幾年來,花卉盆景好像很火。”楊奕開口道。
姜蒙贊同地笑道:“現在經濟高速發展,各種悠閑娛樂的都能發展起來。”
人民手頭有了錢,自然回想著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生活環境,就是大家想要改變的一個重要指標。
“眼前這些樹樁盆景就火了好幾年,今年就有點不景氣了。”
樹樁盆景是將老木本植物栽植在盆中,經過多年修剪、綁紮、施肥等藝術加工,精細管理,使樹幹蒼勁有力,枝葉青翠繁茂的一種藝術品。
“看著不錯。”不得不說,這些樹樁盆景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