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壓根就沒想過自己動手洗保溫桶,而她買的保溫桶都是能扔洗碗機的。
宋教授道完謝,又說:“你請阿姨了吧,手藝還不錯。”
甘願的廚藝,基本為零,她的午餐,基本是食堂、盒飯和外賣。
所以她帶便當,簡直匪夷所思。
但是,甘願雖然挺窮,可身為啃老族,她過得還挺奢侈的,請阿姨也正常。
甘願哪裡請得起阿姨啊,好笑著回:“沒有啊,我的收入,還不見得有阿姨的高。”
宋教授:“……”
她是醫院聘請的住院醫,職稱低,收入自然不高,基本被劃分到了廉價勞動力那一行。
他只好道:“你今年就能考主治了,爭取一年直接考上,到時候被聘請為主治,收入就不低了。”
甘願拿的是臨床博士學位,學歷高,博士住院醫一年就能考主治,當然前提是考得上。
但甘願從小就是考神,不存在考不上的情況。
受聘為主治,收入就不少了,就算上不了手術,底薪也挺高。
而且甘願比較難得的是,她……學術做得好,手握精品sci論文好幾篇,博士畢業課題放在世界都屬於非常棒的,現在的醫院,除了抓臨床,還得抓學術,甘願有這麼多論文,就算不上手術也能被聘為主治。
最可怕的是,他們醫院很多副主任級別的醫師,論文還沒這個小姑娘的多,她就算什麼都不幹,只熬熬資歷,也能一年年熬成主任醫。
若她是個男人,壓根不用關系就可以進全世界各地醫院的心內科。
她唯一輸的地方,就是性別。
心內科太苦,介入這一塊要穿鉛衣,絕對屬於體力活,對比嬌滴滴的小姑娘,大家都願意招男性,可以當畜生使。
甘願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她收入低,不過是因為剛參加工作才一年多,她的未來,一片光明,而且醫生這行業,真的是越老越吃香,當你見過的患者越多,本身的經驗上去了,醫術只會更加精湛,面對病人只會愈發從容。
中國的醫療科技比美國那邊差了一大截,但中國的醫生醫術卻全然不輸美國,因為,中國人多,各種疑難雜症都見識過,憑藉著本身的經驗,就能面對各種突發狀況。
中國的醫生是全靠著行醫的經驗抹平了科技上的差距。
這也是甘願肯回國的原因之一,總覺得能見識到更多的病人。
而且,她很愛國,學生時代雖然準備了出國事宜,但她壓根沒想過出國,而是想順著她媽媽走過的路,考北大,畢業進協和,拿到博士學位第一件事,就是回國輪轉。
哪怕這個國家醫患關系緊張,隨便一場醫鬧就能毀掉一個醫生,但甘願還是想回來,她骨子裡流淌著的,就是中國人的血。
一旁,段青城想到的卻是另一個問題:“你沒請阿姨,那你的便當是誰做的。”
甘願對這種事情很坦然:“我男朋友啊!”
正打算出門去上手術的宋教授聽到這個回答,腳下一個趔趄,差點栽倒。
他……竟然吃了那個家夥做的飯,而且還覺得人手藝很好。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但是他今天真的很忙,也沒再多說什麼,匆匆忙忙趕去上手術。
段青城不需要觀摩手術,還挺清閑,只是一陣震驚:“國民老公……竟然會做飯。”
甘願:“……”
她沒說的是,洛川程十幾歲就會做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