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尋也不會厚此薄彼,便道:“朕現在便廢除你們的奴籍!還有,木匠、石匠,各選出來一個手藝最好、最勤快的人出來!”
眾工匠大喜!隨後便開始推舉出手藝最好和最勤快的人。這個時候他們剛剛獲得初步解放,心思十分單純。並沒有想到勾心鬥角或者爭權奪利,而是很快就挑選出了頭領。
劉尋看了下,都是三十多歲的漢子。想來這個時候,也的確是人體力和腦力都達到巔峰的時刻。
於是劉尋便把他們倆封為“印刷令”和“雕刻令”,都是九品官。兩人,包括一眾工匠都是同樣的感激零涕!
隨後,劉尋又給了他們和之前造紙匠同樣的待遇。
這個時候,那位周太守早就趕到了縣衙,傳達了劉尋的口諭。
這個口諭讓不少人驚訝不已。他們感到暴君似乎不那麼暴躁、血腥了。而過來告狀的人,也是一臉懵逼,感覺皇上怎麼跟以前不一樣了呢?
跟劉尋口諭造成的轟動比起來,他再次召見各類工匠,同樣讓人們疑惑和驚訝不已。
由於劉尋表示不追究討論他行為的人了,人們便開始當眾議論紛紛。
“皇上這是怎麼了?怎麼會把那些工匠看的那麼重?難道皇上不該重視儒生,藉助他們治理好國家嗎?”
“誰知道呢?皇上的行事總是出人意料。當初逃到南中起兵,之後滅掉南中士族,現在召見工匠,真是看不透啊,看不透!”
“我看啊,皇上這是太過聖明,所以做的事兒咱們都看不懂!”
但是有人就表示不同意了,說道:“我……我覺得吧,皇上就是真傻啦!你看,把螢火那個小丫鬟封做妃嬪,可是吳國的郡主也只是妃嬪!難到他們兩個人的身份相同嗎?”
“是啊是啊。”旁邊有人應和:“滅了士族。雖然士族十分欺壓老百姓,可裡面有很多有才華的人呀!士族滅了,只怕以後的才子就會變少,甚至沒有了!”
“這個!士族可是欺負咱們老百姓的!你怎麼還替他們說話?!不過,皇上好像確實變的傻了。難道工匠能變成才子嗎?這可能嗎?!”
由於劉尋並不在意別人當眾議論。所以滇城到處都是議論劉尋施政的好壞的。
可惜他們不知道。工匠造出來的紙質書,的的確確能夠造就千千萬萬的才子!等這些書籍發揮作用的時候,估計就是整個天下大喊“皇上聖明”的時候了!
劉尋是大漢天子。所以他做的這些事兒,不止在滇城傳播,而且以很快的速度向全國傳播!以至於所有的百姓和官員,都知道了劉尋的這些“荒唐”事。
但在這些傳播中,有很多都在說,大漢天子,劉尋,好像真的變傻了!
(本章完)
喜歡三國之蜀漢復興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蜀漢復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