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清依然無比恭敬。
明嶽一邊走一邊繼續說道:“我在湖州不會呆太久,局勢安定之後,過幾天我就會離開……你好好監督馬員外發放糧食,切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不要再鬧出民變來……至於糧食方面,我會寫信給柳州、汴州、洛州的官員,讓他們儘快運送一批糧食過來救急,他們距離湖州比較近,運送糧食過來比較方便……陛下那邊,我會當面解釋,你好好管理湖州就行,其他的事情不用多想,不用多管。”
梅山清恭恭敬敬的領命,心裡卻是一片驚濤駭浪。
根據明嶽的說法,他只要給附近三州的地方官寫信,對方就會乖乖送糧食過來,這書信,儼然跟聖旨差不多了。
而皇帝陛下那邊,明嶽似乎也可以直達天聽,而且非常確定皇帝不會追究他的責任。
“鄧長峰的事情,我會單獨解釋……”明嶽將一封書信遞給梅山清:“這是我的私人奏摺,你把官府的正式公文寫好,將我的私人奏摺一併奉上,鄧長峰的事情就算是完結了。”
梅山清點頭答應,他小心翼翼的說道:“大人,鄧大人畢竟是二品官員,您怎麼隨手殺了……”
明嶽冷冷說道:“鄧長峰貪贓枉法,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今日借他人頭,換取湖州安寧,也算是他作為父母官的一點點職責了。就這麼個東西,殺了便殺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梅山清對明嶽毫不在意的態度深感驚訝。
受到了極大震撼,梅山清做事可不敢有半點馬虎。
梅山清將湖州救災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又派人民夫出去修繕道路、聯絡附近州縣。
收到明嶽的書信之後,附近的柳州、汴州、洛州都同意運送糧食過來,不禁讓梅山清大喜過往。
為了說明湖州的事情,梅山清寫了一封長達三千字的奏摺,派人快馬加鞭送往帝都。
奏摺送到的衙門是戶部,戶部尚書看了之後兩眼發直,連忙跑到吏部來求助。
吏部尚書看著奏摺,不禁一陣憤怒:“擅殺朝廷官員,這還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戶部尚書苦笑,心想你這個新上任的傢伙,還不知道那廝的厲害……
“這種大事,我們就不要瞎猜測了……”戶部尚書向自己的同僚說道:“我們進宮去請示陛下吧。”
兩位尚書離開官衙,直奔皇宮,求見皇帝李擴。
作為皇朝之中最為勤政的帝王,李擴對於官員的求見算是有求必應。
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來到御書房,將奏摺和書信一併奉上。
明嶽的私人奏摺沒人敢開啟,此時方由李擴自己親自拆封觀看。
李擴看完奏摺,他遞給兩位尚書說道:“你們也看看吧。”
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看著明嶽上交的奏摺,不禁半晌無語。
所謂撈魚、回水等各種官場慣例,兩位尚書自然也是知道的。
這種事情,不僅湖州的鄧長峰在做,其他各州的州牧、知府,對這種趁著天災撈錢的事情,也是習以為常。
不知為什麼,這種算是慣例的事情,白紙黑字的寫在奏摺上,莫名有種讓人恐懼的感覺。
湖州州牧,為了撈取更多的銀子,竟讓治下的百姓餓死數千人!
為了拿到更多的銀子,鄧長峰竟一把火燒了糧倉,然後準備以高價從富商馬友德手中回購糧食!
即便府衙被災民圍住,鄧長峰依然不肯開倉放糧,最後鬧得災民衝進府衙……
這一樁樁惡行,讓兩位尚書覺得,鄧長峰真的是死有餘辜。
最離譜的是,明嶽的書信後面毫不客氣的直言,說“撈魚”這種惡行,在各州各縣非常普遍,希望皇帝陛下嚴查。
李擴沉著臉說道:“你們說說吧,奏摺上說的是不是真的?”
喜歡劍歌行請大家收藏:()劍歌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