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我的經歷。
我出生的時候,有個瞎子給我算命,說我命格不錯,有學堂,將來能上清華北大。
事實證明,命好不好,還得看自己的選擇。性格比命格對人的影響更大些。
小學一年級,我成績一般,老師有一點不喜,我自覺用功,其實也沒多努力,認真聽講,按時寫作業罷了)然後下個學期就拿了第一名。
老師態度大好。
後來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老師的教育下,也是把《小學生守則》背得滾瓜爛熟,並以此要求自己。
可惜也只是普通的學習好罷了。參加作文競賽,從來拿不到名次。
有一次班級只有一個名額的學校演講比賽,老師讓我去了。
結果連個三等獎也沒拿回來。看到老師很失望的樣子,我心裡很虛。
好在參加智力競賽什麼的都能拿個獎狀回來。
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老師把她的孩子穿小的衣服都給了我。
她是個有愛心又很正直的人,對我一生影響很大。
初一的時候,古詩看了不少,就開始模仿古人寫古詩。
當然,因為學習很緊,那時寫的不多。只記得一句:“心繞笙簫念悽惶。”
狗屁不通有沒有?
混著混著,初中就畢業了。
由於初二的時候得過一場稍微有些嚴重的強迫症,雖然後來勉強用意志將病情壓制住了,逐漸痊癒,但學習成績略有下降,加上我對非中考以外的考試不太重視,成績一般,老師有些不看好我,就讓我報了一所中等師範學校。
我的中考成績還可以,上高中也非常足夠。老師都喜出望外有沒有?
不過我還是沒有選擇上高中,而是去了那所中等師範學校。
一方面是為了緩解家裡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懶惰發作,不想去高中吃苦受累三年,將來還猶未可知。
就這樣,我離開了家鄉,去了另一個城市求學。
那一年我15歲週歲)。
去了中師以後,我抓緊一切時間看書。
一方面是為了充實自己,另一方面,那時候看書也是僅有的娛樂活動和我最大的興趣愛好了。
那時候我兩本借書證,市圖書館的、學校圖書館的,一年全都要更換好幾次。
看的書有些雜,武俠小說、中外名著,以及一些幾年沒人借過,管理員都有些找不到的雜七雜八的書,什麼都看。
李白全集、唐寅全集、如何學吹傳統竹笛、莎士比亞全集、詩詞格律入門、平水韻、篆書字典……
有一本雜誌不得不提:上海文學。
張抗抗和張欣兩位女士,可以稱得上是那個年代的都市小說大能,從她們筆下學到了不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