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蘇臺覽古
他是東宮的侍衛,皇上對太子殿下的態度,他看得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還勸告家裡人,小心謹慎的辦事就行了,不要瞎摻合什麼事。
如今太子殿下的位置可穩固得很。
別人看不出來,他難道還看不出來嗎?
只是他擔心太子心情不好,這次的科舉可能不會太平了。
他在東宮值守,也知道太子殿下雖然看起來比較好伺候,不太會動怒。
但是動起怒來,那手段也肯定是國人的。
畢竟,現如今太子越發聰慧,也越發的讓人捉摸不透了。
不過這也沒什麼。
反正他也沒有什麼親戚要參加這次的科舉考試。
他覺得,或許自己可以去跟樓上的那位說一說,太子不打算過去了。
因為他看著這陣仗,太子就算是贏了,怕也不會留下了。
這望北樓的人太沒眼力見,太子對他們已經惱恨上了,肯定不願意再在這裡待著。
之前沒走,也是想要風風光光的離開。
李承乾帶上了點悲傷慨嘆的情緒,吟誦出了自己想到的那首懷古詩。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吳苑蘇臺早已荒涼,成為過去,但楊柳卻又長出新芽,船孃們爭唱菱歌,歌聲悠然,襯著春色如許,美景如畫。然而除了西江上高懸的明月之外,還有誰記得吳宮往事呢?
這首詩有點把酒問月中“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味道。
李白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不再幻想“見長安”了,殘酷的現實,讓他認清了,歷史更迭,那些古時候的名跡,都有可能被人拋之腦後,唯有古今同存的明月,才能夠記住。
這種心境,不是一般人能夠體會到的。
隨著李承乾的話音落下,現場的人都安靜了下來。
能夠在今日進到望北樓裡面的,肯定都是對詩賦有一定的瞭解的。
那些只是看熱鬧的百姓,都在望江樓外面。
所以裡面的人,都能夠聽出來,李承乾吟誦出來的這首詩的好處。
崔延臉上原本帶出了幾分笑意,立馬僵住了。
他沒有想到,這人竟然真的有如此才氣!
這樣的少年,也算得上是個神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