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魏國朝堂之上勢力最大的,就是信陵君和龍陽君,因此只要說服了這兩人,楚國連魏伐陶魯之事,就算是成了。
黃歇要來出使魏國,對於這些自然是下功夫瞭解過的,就在黃歇進入信陵君府的同時。
陳郢城中,章華殿內。
“王上!申息之師已到陳郢城外太昊丘駐紮,除了弩軍以外,剩下的兩萬人已全部換上明光鐵甲,三萬人一萬裝備刀盾,一萬裝備刺矛,一萬裝備神臂弩。”蒙驁一身明光鐵甲,半跪在大殿中央彙報道。
“好!傳令各地封君,率部在薛地集結,並頒佈寡人新軍規,一月之後,寡人會親自於薛地誓師伐魯。”
熊元對於魏國能不能一起參戰是很有信心的,不僅是對黃歇的能力的信任,更主要的是這事對魏國來說也是好事。
以信陵君和龍陽君的智謀,肯定能看到其中的好處,絕不會白白錯失了機會的。
而且就算是魏國不參戰,熊元也肯定是要伐魯的,楚國正軍熊元沒有動用一兵一卒,正是為了等待魏國。
如果魏國參戰正軍就會出征伐魯,如果魏國不參戰,正軍就會陳兵楚魏邊境,以防魏國偷襲。
隨後的幾天,楚國如此大的動靜,各地封君紛紛向著薛地集結,也引起了魯國的注意,魯國並沒有稱王。五國相王時並沒有魯國)
此時的魯都曲阜,魯公仇正一邊派出使者向秦國求援,一邊整軍備戰,同時也派出使者前往楚國。
其實熊元在確定趙施雖然遇襲,但是沒有受到任何傷害的時候,就已經冷靜了下來。
在熊元想來,既然此時是個機會,秦趙兩大強國打起來了,只要魏國不拖自己後腿,那麼只剩下百里之地的魯國就是砧板上的肉,隨便自己怎麼吃。
再加上魯國曲阜附近可是富庶之地,這就是所謂的一個小屁孩抱著塊美玉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
在這『亂』世之中,弱小就是罪,就像之前熊元對秦國處處忍讓一樣,那是因為楚國打不過秦國,現在魯國遠不如楚國,也怪不得熊元想要趁『亂』吃下魯國。
幾天以後,黃歇順利地返回了陳郢,魏王圉已答應兩國共伐陶魯之地,只是魏王圉的條件是,兩國各佔半個陶地,半個魯國。
熊元一下子就明白了魏王圉的意思,無非就是陶地雖緊靠魏國,但是是秦國的土地,雖然只是一塊飛地。
但是秦國實力強大,若魏國一國佔領了陶地,害怕秦國秋後算賬,所以才有了讓楚國也佔一塊陶地的想法。
如果秦國報復起來,也是魏楚兩國一起扛,對於魏王圉的這種想法,熊元是巴不得吶!
喜歡大楚烈帝請大家收藏:()大楚烈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