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雷雨夜話 (第4/5頁)

監管,並不是一個國家的政策問題。

從根源上來說,這是科技進步與人文之間的矛盾。”

肖剛抬起頭,他頭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很有興致:

“哦?怎麼說?”

曹深道: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來,整個資訊產業發展太快了。

大量的資訊充斥在網際網路上,這相當於給民眾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一方面,資訊的數量和透明度顯著增加。

另一方面,資訊的偽劣性,難辨認性和可被利用性也極大加強。

這個時期,原有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經很難跟上資訊大爆炸的速度。

所以,監管明顯是落後於資訊科技發展速度的。

這就導致,現在的監管是問題出現後才想策略去打補丁。

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都有提前的預設和框架。

這種打補丁的方式,很容易讓人陡然間感覺到‘被監管’了。

產生一種,明明以前有,以前可以,怎麼突然就‘一刀切’了的感覺。

但事實上,本來就不應該有,只是監管滯後了導致明顯的反差而已。

但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解決的。

技術和資訊發展的速度,已經很難讓人預判。

就拿創業來說,今年共享經濟很火,明年火什麼,後年又創新了什麼,那是很難說得準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創新會帶來什麼問題,怎麼提前保障就更無從談起。

現在是技術在拉著監管跑,監管至少還能跟在後面跑。

以後呢?技術本身,有的是線性的,還算能夠預判。

但有的技術不是線性發展的,況且即便是線性發展的技術也會有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將來,也許有一天。

技術的發展就像脫韁的野馬,監管如果不能一直緊跟,就再也拉不住了。

技術的發展很難預判和管理。那麼監管就只能走另外一條容易管理的路,管搞技術的企業,管搞技術的人。

我們表面上看,這是監管。

但監管說到底,本質上是一種人文保護。

監管不僅是對技術應用的控制,也是對資本的一種限制。”

技術本來就是一頭猛獸,資本更是貪婪,若是這裡面沒有監管的韁繩,結果會是極其糟糕的。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最早,網路媒體釋出新聞是需要許可證的,記者上崗需要有“記者證”。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新聞的“真實性”和報道的“基調”。

但自從有“公眾賬號”自媒體這個東西以來,自媒體不受“網路新聞媒體”的約束,但卻能製造“新聞媒體”的內容。

有流量才能變現,才能賺錢。

最新小說: 樓上房客 開局秒殺十棟樓 都市超能天才 我靠銷售成首富 逆流92:開局甩校花,打造萬億帝國 超強妖孽狂少 穿越時光去裝逼 超級力工 變身娜美醬 我在仙界農場的那些年 失敗者榮耀聯合會 混世兵王在都市 超級兵神之輔助老爸當首富 花都醫聖 第一寵婚:總裁的心肝寶貝兒 緋聞萌妻:影帝老公求抱抱 九個絕美師姐太寵我了 大叔之混在娛樂圈 我的幻想科技 全職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