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九年冬月初十,早朝。
按照規矩,朝會應該由內閣首輔謝三賓主持。
謝三賓向前一步剛要說話,他身後的吏部尚書邱瑜便搶先說道:“陛下,太子失蹤已有半年之久。各地守軍,商人,百姓苦苦尋找,至今未能發現線索。”
“國不可一日無君,君不可一日無儲。臣以為應該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矩,另立新的儲君!”
謝三賓對邱瑜的舉動大感意外。
可邱瑜已經把話說完了,他已經沒辦法打斷,只能乾瞪眼。
崇禎問朝中大臣:“諸位覺得呢?”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復讀機們一如既往的發揮著作用。
崇禎看向內閣首輔謝三賓:“謝尚書以為如何?”
謝三賓能怎麼辦?
反對?
除非他能確保找到朱慈烺。
否則皇位必定是朱慈炯的。
當朱慈炯繼承了皇位,能不找他的麻煩?
謝三賓只能無奈說道:“臣附議。”
崇禎點頭:“好,那就立朱慈炯為太子。”
謝三賓向左右看了看,見沒人搶著說話後才從懷裡拿出一封奏疏,高高舉起並說道:“陛下,這是今年京察的結果。”
王承恩邁著老邁的步伐走到謝三賓身邊,拿過奏疏轉交給崇禎。
崇禎隨便翻了遍:“從結果看還不錯,京師的官員既沒有貪腐情況,也沒有欺上瞞下的行為,可以說是政清人和。”
謝三賓吹捧道:“陛下聖德巍巍,如日月之照臨。臣等自當勤勉為政,以報皇恩。”
謝三賓話音剛落,旁邊的吏部尚書邱瑜便扯著嗓子喊道:“陛下,這都是假的,全都是假的!”
此言一出,乾清宮內落針可聞。
除了崇禎和兩個當事人,在場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邱瑜當眾向手握大權的內閣首輔謝三賓發難。
這是什麼行為?
找死的行為。
崇禎不說話,靜靜的看著邱瑜。
謝三賓冷著臉問:“邱尚書此言何意?”
邱瑜冷著臉回答:“字面意思。”
“你把話說清楚。”
“說就說,”邱瑜指著崇禎手裡的奏疏:“陛下手中的京察結果是假的,有人明明貪汙了一萬兩銀子,行賄之後卻變成了一文不貪的清官。”
“有人政績突出,卻因為沒錢行賄導致考核靠後,無緣升職。”
“還有人算數都算不明白,卻在戶部擔任了要職。”
“這裡沒有日月照臨,全是滿天的烏雲和磅礴的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