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吉雖然不是很信任李定國,但是李定國此番奔赴遼東帶來了他急需的騎兵。
激動在所難免。
“李定國總兵麾下兵馬在中軍後方八里紮營,他本人正在趕往中軍的路上。”探馬回答。
“來人,”王永吉高興地大喊:“準備宴席,本督要給李總兵接風洗塵。”
等李定國趕到中軍時,酒菜已經準備妥當。
王永吉親自接待,在旁邊陪酒的有黃得功和定王朱慈炯。
同為中軍大將的高一功則被王永吉安排巡夜,防止被建奴襲營。
一番寒暄後,幾人分別落座。
定王朱慈炯盯著李定國仔細看了一會,他那直勾勾的目光看的李定國心裡發毛。
朱慈炯在執掌遼東的錦衣衛後,從幾個錦衣衛嘴裡知道了一些之前的事。
當然。
錦衣衛告訴他這些事都經過了崇禎的授意。
讓他驚訝的是,當初他的父皇為了降服李定國竟然動用了那麼多錢,人以及物資。
李定國到底何德何能,竟然受到父皇如此器重?
疑惑間,王永吉率先說道:“李總兵不遠千里馳援遼東,一路上風餐露宿十分辛苦,按理說本督應該讓你休息幾天。”
“但是廣寧之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急需騎兵參戰,所以只能委屈一下李總兵。”
李定國雙手抱拳:“為將者,當受命忘家,臨敵忘身!總督大人只管下令,李某按命行事。”
“好,”王永吉高興地舉起酒杯:“李總兵是個爽快人,本督甚是欣慰。”
喝完第一杯酒後,王永吉放下酒杯將當前的戰局和近期的戰況仔細說了一遍。
李定國邊聽邊在心中認真思考。
尤其是賀錦的死,讓他覺得很是蹊蹺。
三千多兵馬被建奴長途奔襲,一舉破陣。
這和當年己巳之變時,黃臺吉率領大軍破關而入圍攻京師有些相似。
在他看來除非得到了詳密的情報,否則絕不敢這麼做。
此時王永吉已經說完了所有的情況後,他等了一會後問道:“李總兵可有破局之法?”
“說實話,李某才疏學淺,心中並無良策。”李定國婉拒了王永吉。
在湖廣練兵時他和袁繼鹹學了很多學問。
袁繼鹹告訴他,做官和做人一樣,都要夾著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