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
之後的行程快了許多,寶船僅在泉州港靠岸了兩日,補給後又航行數日,終於耗時一個半月,在濠鏡靠岸。甄士隱一家留守碼頭看家,四人坐著馬車向廣州府而去。
“三妹妹也不知道過得怎麼樣?”林黛玉眼睛亮晶晶的,為即將見到探春而興奮。探春嫁的商家,正是在粵海這邊做海鹽生意的姚家,據稱是廣州城最大的鹽商。當初迎娶探春,正是看中了賈家和薛家的權勢,以探春的手段,想來應該過得不差。
出來時是三月,現在已經快五月了。廣州的街頭,鳳凰花開得正豔,整棵樹像一顆巨大的火球,耀眼奪目。
與京城不同,廣州的宅子屋脊多是圓潤的凸字形,不僅屋脊上有神獸,就是中間的橫梁,也都雕滿了奇形怪狀的獸首。房子多是兩層,身著常服的男女,在茶樓悠閑地品著茶點。
馬車在一處灰磚宅院前停下,宅院正門不大,僅能供馬車透過。不像國公府,還分正門和角門,商人門戶低,大門僅有國公府的角門一般大。
早有姚家的內外管家迎出來,林如海和柳瓊被帶去迎客廳,鄔桐和林黛玉隨著內管家進入深宅。不同於京城寬敞的四合院,廣州府的宅院更狹長,也多是二層的建築,面積雖不大,房間卻是足夠的。
早在朝廷任命出來後,邸報就刊登了柳瓊將赴瓊州任縣令的訊息。探春嫁過來快半年了,聽到訊息後第一次流了淚。她在姚家的日子並不難過,公婆不敢太苛責她,畢竟要靠她維系跟國公府和薛家的關系。丈夫也小意殷勤,雖有侍妾鬧心,但她就是庶出,自然也不奢望男人會只有她一個。可妯娌就有些不省心了。
探春嫁的是嫡次子。長嫂是婆母的孃家侄女,婆媳關系更親厚,且長嫂雖出身商戶,但自小也是錦衣玉食的長大,對出身比她好的親妯娌很有幾分不喜,處處想壓探春一頭。又害怕探春跟她搶管家權,時刻提防,探春去給婆母請安時,每次都是探春前腳到,她後腳就跟來了。
女人給女人添堵的方式,無非就是那些,什麼讓婆婆賜幾個得臉的大丫頭給二弟啦,什麼二弟妹嫁過來半年還沒身孕,為二弟著想,探春想也知道親大嫂會怎麼跟婆婆說。
探春在國公府都沒吃過虧,會怕一個沒腦子的妯娌?沒幾次,只要婆婆給次子房裡塞人,過不了兩日就會有另兩個大丫頭不知怎麼爬上了大爺的床。吃過兩次虧後,眼高手低的大嫂才不敢太過分。
但明顯是個記吃不記打的,這不,鄔桐和林黛玉剛坐下,這大嫂就陰陽上了:“哎呦,不愧是前一品大員家的千金,這氣韻我們就是拍馬也不及的。只是不知怎麼會去瓊州島那鳥不拉屎的地方?你們不知,那島上除了流放的囚犯,就剩當地的黎人了,漢人都不去的。毒蛇毒蟲的,可是會要人命的。尤其是這天越來越熱了,那毒物就更猖狂了,你們可得當心。”
鄔桐掃了一眼探春,見她一身正紅石榴裙,此時粉面含煞,並沒有忍耐的神色,就知道在家裡並沒有一味的受氣,這才幾不可見地搖搖頭,笑眯眯地回懟:“這位大嬸是?我和妹妹初來乍到的,剛坐下,探春妹妹還沒介紹呢,您就開口了,實在不知您是哪位長輩?”
話音還沒落,那妯娌就氣紅了臉,指著鄔桐說不出話。為了今日能落弟妹的臉,她可是特意打扮過的,鮮綠的長裙上繡著一圈兒鳳凰花,頭上更是插滿了珠翠,遠看就跟那賣糖葫蘆的麥垛似的,林黛玉一見就低頭忍笑,此時肩膀還一顫一顫地。
鄔桐滿臉的不可思議:“這不知者不罪的道理姚家都不知道?我好心好意問你是誰,你就是這般教養,指著人的鼻子說話?家父雖已致仕,承蒙太上皇厚愛,恩賜了直筆上書的特權,身邊還有太上皇派來的護衛,特意讓家父把在瓊州看到的聽到的如實告知。多謝這位大嬸的提醒,回家就告訴家父,看看這毒蟲毒蛇的如何應對。”
“阿沅,不得無理。”正中四十多歲的婦人急忙開口,膚色偏暗沉,狹長的眼睛眯著,臉上並沒有多少笑容。雖然開口訓斥了長媳,但對鄔桐的不給面子也十分生氣,又忌憚鄔桐口中的特權,嗔怪道,“賈夫人見笑了,這是我家那不長進的嫡長媳,你該叫一聲嫂嫂才是。楓哥兒媳婦,快讓人上茶果點心,不可慢待了客人。”
一個媳婦稱呼阿沅,另一個就是楓哥兒媳婦,鄔桐輕笑一聲,雖不知道阿沅和這婦人的關系,但肯定是孃家那邊嫁過來的無疑了,否則這個年代,很少有婆婆這麼善待兒媳的:“探春妹妹別忙了,憑它什麼好東西,我們沒吃過沒見過。我和妹妹好不容易來看你,正該坐著說話才是。”
探春抿嘴兒笑笑:“桐姐姐還是這般直爽。”說著起身開始介紹幾個妯娌,姚家娶妻的兒子只有三個,探春排行第二,下面有一個庶弟媳,人員並不複雜。
那庶弟媳縮著肩膀,一副乖巧小媳婦兒的樣。鄔桐眼神眯了眯,這個婆婆不是個善茬啊。
探春笑笑,也不解釋,鄔桐就明白了,婆婆再厲害,探春有手段制服就行。
日後在瓊州的經營少不得商家的支援,鄔桐想了想,幹脆直接幫探春一把,悄悄發動異能,讓出言嘲諷的嫡長媳和維護阿沅的婆婆病幾日,也不多,半年足矣。四肢癱軟,渾身無力,偏大夫查不出來的那種。相信半年足夠讓探春掌家了。到時有探春協助,瓊州的事物肯定會順利許多。
果不其然,不等晚食,那婆媳二人就已有些症候,派下人來告饒,只說身子不舒坦,晚餐就不作陪了。
探春揮退下人,黛玉才急忙開口:“三妹妹,你到底如何?可不能瞞我,你那婆婆是不是欺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