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了全場的方家和三人樂,這一路上類似的場景他們都見多了好麼?
也是秦凱那個模樣長得忒打眼,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女同志。
這殷勤、被拒然後惱羞成怒的戲碼多到能寫一本書。
如果非找出點兒這個蔣同志的不同來,唔!
那大概就是她比較執著吧。
畢竟一般的女同志只要秦凱亮出自己絕對短板的成分後,就分分鐘退散,絕不帶半點兒耽擱的。
當然心裡再怎麼有譜兒,礙於秦凱那個危危險險鬧不好就要連累人一下的成分,三人面上也不帶吐露半點兒的。
只滿滿焦急地喊著:“哎呀,這是幹什麼呢?”
“不要打架啊!”
“大家都是下鄉來支援農村建設的知青,以後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好夥伴,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
“這……這多不團結啊!”
“快散了散了,不然一會兒把支書給引來就危險了……”
類似這樣的話一籮筐,真正上前拉架的一個都沒有。
原因麼,就是老知青跟孔寧比較熟,也不願意招惹蔣晨晨這個地頭蛇。
而新來的地皮子都還沒踩熱,秦凱又是那麼個尷尬的成分……
勸架的不真心實意,打架的卻很賣力。
為了給心上人出口惡氣,孔寧都用上了吃奶的勁兒。
就惦記著把秦凱這個疑似情敵給按在地上好好摩擦一下,叫他在心上人面前顏面盡失。
而秦凱雖然謹遵著家裡長輩的吩咐儘量低調,免得遇上事兒後因為成分問題被欺負。
可……
憋憋屈屈等著捱打,那也不是大佬的風格啊!
當然礙於自己的成分,還手那也是沒有的。
只連連閃避,不叫自己受傷。
直到當村支書的牧百順聞訊趕來。
剛把人送了過來,轉身功夫就打得難解難分什麼的。
牧百順那臉色黑的喲!
絕對跟鍋底有的一拼,嗯,還是那種燒了好多年從來沒刮過的。
雖然是先動手的那一方,可,作為村裡老知青的孔寧半點也不慌。
特別氣定神閒地就隨口胡謅了段兒看不順眼、氣不忿,不得不出手主持下公道的理由。
談笑之間就結結實實地給秦凱扣了頂不安分的帽子。
就把他說成了為民除害的那個害!
也許是經歷過太多諸如此類的事情,越分辨越慘,從未遭遇過所謂的公正吧。
總之一片靜默中,誰也沒有替秦凱說半句公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