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在與不在
曹操看完陸離最新送來的寫作書信, 讀作情感交流加工作彙報,順便還兼帶著八卦分析的長篇小報,反應直接就是一個忍俊不禁。
如果說有趣是一種天賦, 那麼陸離在面對上司的時候, 這份天賦恐怕早就已經點滿了。
同樣都是一厚摞的書信,有的人寫的讓人看起來簡直昏昏欲睡、痛苦萬分,有的人卻讓人看完一頁忍不住看下一頁。
能夠將枯燥無味的公事寫的條理清晰又生動有趣,行文規範且字跡優美,曹操覺得自己都要忘記當初看過的那張慘不忍睹的草稿到底是什麼模樣了。
有些人自己在家裡可能邋裡邋遢, 但是擺出來那真的是光鮮亮麗的緊。
誰能夠不想要這樣的陸伯安當門面呢,但凡不是戒過毒,都忍不住這份想要吧。
所謂的“荊州流放論”, 曹操其實也聽說了,他甚至比陸離聽說的還要早一些。這種事情別人可能還要揣測一下,曹操作為被揣測的本人, 他難道還能不清楚自己有沒有跟陸離産生矛盾, 將對方安置在荊州到底是不是一種流放嗎。
這種無稽之談都能喧囂塵上,本身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陸離的小報劃掉)書信中就有提到相關內容,好似完全不經意的在進行笑話分享,實際上也是在進行某種提醒。
這份針對陸離的惡意, 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一種針對曹操的惡意。
事實上早在呂布之前,就有不少人明裡暗裡的跟陸離試探過曹操的“上進”問題了。那個時候陸離還處於一個制定五年計劃的焦急狀態中呢, 而且試探的人不是有心攀附,就是心懷惡意,反而不如呂布那種帶著善意的提醒醒目。
而曹操這邊聽到有關上進的言論, 比之陸離多不說,還要早上很多, 最堅定的“勸進者”之一便是他的親爹了。
陸離跟曹操都認為孫劉是接下 來的大麻煩,可無奈很多人並不覺得兩方加起來擁有的州郡還沒有曹操三分之一的存在,會是什麼了不得的障礙。
是的,曹操還沒有驕傲呢,那些防備他向上的人反而對他信任的不得了,已經貸款幫他“驕傲”上了。
反正在他們看來,曹操解決孫劉那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交州、涼州這種不毛之地,想要得到更是不費吹灰之力。
總之,現在他們的進度已經成功領先曹操一步,開始討論起曹操整合完大漢十三州之後的事情了。
在陸離寫給他的信中,就帶著幾分調侃的提到了這一點,這種讓人生氣的事情被陸離這麼一說,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
曹操有的時候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都什麼時候了,伯安你還在這裡玩幽默。
而且你要是真心的玩幽默還好說,可你明明心裡沒有什麼喜悅,偏偏在這裡跟我假笑,這到底是想要做什麼呢?
要不是之前對方跟自己談論相關話題時表現出來的態度並非毫無波動,曹操怕是都要以為對方真的看開了呢。
可惜很顯然,這種事情不是那麼容易可以看得開的。
曹操放下被自己看完的信件,也收起了臉上不自覺流露出來的笑容,整個人的狀態從有被逗笑轉為若有所思。
思考著陸離送來的信件,思考著這封信中透露出來的訊息,也思考著如今的局勢與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他很想單純按照交流感情、隨意提起來解讀陸離所寫的一切內容,但或許是有些話聽多了,便忍不住記在了心裡。
陸伯安是如何想的呢,陸侍中又是如何想的呢?
這在他們之間,本是一個不需要再討論的問題,是一個從一開始就已經有了答案的事情,可今時不同往日了。
曹操嘆息道:“有道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此言非虛矣。”
這司空看著看著信突然沒頭沒尾來上這麼一句,絕大多數人怕都要懵上一下,一旁的郭嘉卻秒懂。
同樣懂得的還有楊修,對方雖然沒有立刻說什麼,卻在有人不解其意時言語點撥一二。
楊修:“睹物思人,想來與荊州牧近日傳言不無關系。”
他們談論這個的時候甚至都沒有走出司空府,理所當然得這話便傳到了曹操的耳朵裡。
留下與曹操分析孫劉事宜的郭嘉,立刻感知到了曹操在聽到這事之後對楊修産生的微妙不喜。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不同的方式去做,同樣也是如此。
郭嘉再次堅定了自己的某個想法,比如說很多人別管當官時間長短,這為官、為人之道,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多著呢。
明明有些人算得上是聰明,卻又聰明的做著蠢事,都讓人分不清到底算是聰明還是不聰明。
就比如說楊某,你自己知道就知道吧,你非要顯擺什麼,還是在司空府顯擺,這跟貼臉開大有什麼區別。
你不會覺得這般做能夠讓明公認為你懂他吧,不會吧?
有些瞭解與認知,是需要情誼與需求來做基礎的,不然你隨便表現這種瞭解與認知,還宣揚它,只會讓人警惕與生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