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伯安計劃中的孫劉,可是那孫仲謀與劉玄德。”
陸離:“便是先前不是,如今想來也是了。”
至少在曹操看來,已經是了,不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跟他說這種話。
實話實說,陸離現在都不知道之後會如何了,畢竟赤壁之戰的赤壁,如今都已經是曹操的地盤了。
那場本該屬於曹操的巨大失敗,好似已經消失在了一開始,又好像重新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悄然醞釀。
未來會是怎樣的呢,陸離不清楚,但他清楚自己希望曹操能夠一直贏,能夠快點贏,就像對方今日宴會上說的那般,不要讓那些犧牲白白浪費,不要讓那種犧牲一直持續。
他會是最好的選擇嗎,陸離不知道,但他知道這就是自己做出的選擇了。
明公,你可是承諾過,絕對要給我一個結果,不會讓我後悔的……
但是話題說著說著,便到了一個陸離不曾想到的地方。
曹操:“伯安視金銀權勢若無物,從不為此得歡顏,卻不知除百姓安樂,自身可有想要之物?”
這話……
要讓陸離說的話,曹操可太高看他了,視金銀權勢若無物,孟德你這個濾鏡加的我都不好意思承認。
咱們就是說,有沒有那麼一種可能,我視之如無物是因為我已經應有盡有了呢。
從這種角度來說,我只能說是容易滿足,不貪求更多,完全沒有你說的那麼淡泊名利好吧。
但是曹操也自有自己的道理,畢竟陸離確實不會因為這個多麼開心,比起這些東西,對方更在意的反而是自己給予這些東西背後的心意。
除了覺得自己與對方所言並不匹配,曹操這話,也讓陸離忍不住想起了另一個人,一個臨死前問他想要什麼的人。
那時候是怎麼回答的,已經有些記不清了,但他知道自己此刻想要回答什麼:“如今這般,已經很好,離並無想要之物。”
不過好意這種東西是不能辜負的,別人的付出也不能一味拒絕,不然日後對方就容易發展成將不對你付出視作尋常。
而真到了那個時候,你但凡再想要什麼,便是不滿足、便是貪婪,便是變了。
所以陸離話鋒一轉,道:“不過若真要論想要,離確有一問欲嚮明公討教。”
曹操:“伯安但問無妨。”
領導讓你暢所欲言的時候,你難道真的可以暢所欲言嗎?
答案是否定的。
陸離心中非常明白,問的話卻與明白毫不相關:“明公如今已得荊州,不知之後又當如何?”
按照陸離的五年計劃,得到荊州之後,那自然是要對準孫、劉。
可他們都明白,陸離這話問的並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