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卻還是依舊這般做了,一方面是表示願意藉著這件事情幫助曹操轉移注意力。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之前說日後自與先帝分說,現在他是在透過這個,表態願意幫助曹操把這件敏感且既有可能壞名聲的事情攬過來。
先帝對我很好,給我將生前身後都想到了,只是不曾明言。
我不會要子嗣後人,也不在乎身後名聲,這件事我幫你做了,死後葬於對方皇陵之側,自去與他交代分說。
當言語中的傾盡所有具象化展現在自己面前,還是在這樣一個時刻。
別說曹操本就是性情中人,便是鐵石心腸,這個時候也該軟化了。
不過曹操雖然相當慷慨的給陸離點滿了陣營貢獻度,卻並不準備真的利用陸離來轉移這個注意力,甚至幹脆讓他去處理。
臣子願意為你付出那是臣子的忠心,你真的就這般眼睜睜看著對方為你犧牲,那就是你的不厚道了。
曹操能夠看得出陸離毫無勉強的一往無前,可他曹孟德難道是遇事要躲到他人身後的無能之人嗎?
曹操抬手止住了陸離的未盡之言,明明是他先起的話頭,如今卻說:“身後之事豈能輕斷,伯安年歲尚小,餘生還長,此事當徐徐思之,伯安若無他事,且回去吧。”
前面在劉協那裡得了個“且退下吧”,如今又在曹操這裡得到了一個“且回去吧”,陸離自然不會死賴著不走,他只是道:“離今日此言,發自肺腑,非只為一人。”
不是隻為了我自己,也並非只為了明公你。
語罷,在司空府喝了許久水的陸離終於起身離開了。
曹操那邊得到訊息後並未立刻行動,陸離也不曾搞什麼明公不急急死謀士,有一說一,在陣營貢獻度滿值的情況下,接下來曹操對陸離而言倒並非全無作用,但需要重視的程度真的降低了一部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證明瞭曹操只是在為發作做準備,而非忘記了這件事情。
當曹操將董承以依仗貴人腹中皇嗣,欲行不軌傷害天子為由,押至劉協面前,作為掌管皇宮守衛任務的衛尉,陸離實在很難不知道這件事情。
陸離當然可以選擇性無視,不去摻和這種一個搞不好就讓自己裡外不是人的事情,曹操那邊沒有通知自己想來也是有意讓自己避開的。
但曹操不怕事,他難道就是什麼遇事要躲起來的膽小鬼嗎。
當陸離趕來的時候,隔著一段距離似乎都能聽到董承的怒罵聲。
而當殿內響起有關陸衛尉求見的聲音時,有那麼一瞬間,宮室之內似乎被按下了靜音鍵,但一靜之後是更加響亮的動靜。
綁住董承的繩索足夠牢靠,卻不曾綁住對方的嘴巴。
陸離站在曹操身後,拱手對劉協一禮,似乎半點不曾聽到董承對自己有何言語。
比起董承的語言,更加吸引陸離的反而是劉協的注視,他看向自己的眼神,終於不再是看向陸侍中的了。
這樣很好。
劉協早該清楚,陸侍中在先帝死亡的那一刻,就註定再也不會存在了。
劉協:“衛尉既來,何不——”將作亂之人拿下 。
後半句話堵在了喉嚨裡,在曹操的注視下似乎難以說出口。
有些事情不戳破,大家還能裝作不明白,可一但說破了,臉也就跟著撕破了。
他現在可以跟曹操撕破臉嗎,真不管不顧,什麼都不要了,那自然做什麼都可以,可劉協不是。
況且就算他說出來了又能怎樣呢,陸離都直言自己“見異思遷”了,這個時候難道會因為自己一句話便站在自己這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