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心心念念
被張繡質問的男人死死地低著頭, 至死都不曾對張繡的憤怒給出一個答案。
他本該垂死掙紮說這是曹操的自導自演,說他是為了將軍好才不得已為之,他有無數謊言可說, 但到了這個時候卻一句都說不出口。
不是因為這些未必能夠取信於人, 也不是因為其中的邏輯不通順,而是因為張繡說的沒有錯,他們叔侄二人確實待他不薄。
哪怕今日他由此作為其實也跟已經死去的張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可他的作為在這個時代的道德準則衡量下,確係是忘恩負義無疑。
有道德的人, 最是容易承受道德壓力,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像呂布那般的人也可稱作強大了。
有些事情做的時候忽略道德, 成功後可能也不會在乎,但是一旦失敗,那些被丟掉的道德就瞬間開始翻湧了。
因為他的沉默, 被曹操派來的千夫長都沒有什麼發揮的機會, 就這樣躺贏一般的再次完成了任務。
看著一聲不吭直至死去的舊日心腹,張繡對著千夫長道:“此番亂事皆源於我對下管教不嚴,如今夜深不願驚擾司空休息,待明日定親去請罪。”
千夫長也沒有說什麼請不請罪的事情, 只說是:“將軍不必自擾,司空如何會不知將軍之心, 派我前來只是擔憂將軍這裡可能還有別的困擾,如今將軍既無恙,在下便告辭了。”
送走了曹操的人, 張繡讓人處理了屍體,他看向賈詡:“今日之事, 以先生之見,究竟是何人所為?”
真要歸納嫌疑人,張濟的仇人,張繡的仇人,曹操的仇人,兩隻手再加上兩隻手都數不完。
但是能夠有本事收買又或是策反他們張氏心腹的存在,卻是屈指可數。
可那些人有能力歸有能力,張繡還是想不明白他們是怎麼收買的對方。
這人都不是什麼寒門出身,完完全全的農戶之人,全靠他叔父賞識才有今日,這樣的知遇之恩,比之先帝對陸伯安都不差分毫了。
畢竟先帝對陸伯安還能說句階級之內的登高,他叔父與他對那人卻完全是讓對方實現了階級跨越。
這放在這個時代,那是需要寫到族譜上牢記的恩情。
可如這般的恩情,竟然也是能夠被輕易收買的嗎?!
賈詡看著對方在那裡鑽牛角尖,也是無奈,比起張繡的難以接受,賈詡卻覺得這事其實挺正常的。
哪裡有什麼多堅定的絕不背叛,便是先帝與陸伯安,你看如今的陛下又得到了幾分惠及。
恩情這種東西,施恩者說了不算,受恩者說了才算。
很多人被背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作為施恩者理所應當的以為自己是說了算的那個。
不過對於對方為什麼背叛,賈詡倒是有所猜測:“將軍可是忘了,當初便是他射殺了董承副將,還在天子派人前來調和時,殺了一位天使。”
雖然這事是當初張濟指使的,但動手的確實是那位步兵校尉,如今張濟已死,他們又投降於朝廷,若是有人拿著此事來對他說什麼……
賈詡這麼一說,張繡也想起來了,當初在一眾期盼投降的人之中,對方是持有反對意見的那個,只不過少數難敵眾意。
或許他也沒有想過要傷害張繡,只是希望這場投降能夠失敗,所以才被別人蠱惑了。
不,他用這樣的方法來阻止投降,如何稱不上背叛!
張繡不再去想對方為何背叛,左右人都已經死了,現在他想的是:“這到底是他一人所想,沖動之下如此行事,還是受人挑撥,又會是受誰的挑撥呢?”
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前者的可能性都是遠遠低於後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