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魏廣微實在是接受不了去認魏忠賢為義父這事,所以他只能從另一個方面在魏忠賢面前發揮他的作用。一是時時主動的向魏忠賢說明朝中事宜,二就是主動派人注意朝中僅存的東林文臣的動向。
也不知是魏忠賢樂意見著魏廣微如此還是怎麼回事。不說朝中僅存的那些東林文人的動向,就是那時時私下向他說明朝中事宜這事,魏忠賢可謂是極盡滿意。而這也漸漸導致了身為內閣首輔的顧秉謙權利越來越小,兩人本就面和心不和的關係自是更加惡劣了。
不過現在萬事有魏忠賢壓著,即使他們之間不合也沒用。再者說了,目前魏忠賢的大多心思都放在了武林上,無論是魏廣微還是顧秉謙都不好拿朝堂上的事去煩他。
但是誰知道魏忠賢滿懷對付武林的心卻被朱由校給打住了。可這事還沒來得及落下,讓魏忠賢更加糟心的事又來了。於此,魏忠賢只能是說陰魂不散。
而這些事還是得一件一件的說起。自是從朱由校打住魏忠賢的事開始說吧。
……
天啟五年,方出了正月。順天人事風日依舊。
魏忠賢在休沐過後讓人崔呈秀上了個摺子。無他,只說藏武於民間不利於地方官府的管理。這是個平淡至極的摺子。按著往常來說,司禮監一放,魏忠賢再去請個旨意,明面上說也就是自己去蓋個印就好。
但是讓魏忠賢沒有想到的是,不知那天是因為什麼,朱由校竟然心血來潮要司禮監將摺子給他送些過去。本就沒想到朱由校突然要看摺子這一茬的魏忠賢自然也沒有與司禮監的太監以及雨疇芳說,所以司禮監的太監直接就將當日的摺子全部給朱由校送了過去。
據雨疇芳和後來趕去的王體乾說,朱由校一開始才看摺子時很滿意,相當滿意。就摺子上的來看,大明國庫充盈,遼東局勢也穩了下來,可以說是一片歌舞昇平。朱由校還給雨疇芳與王體乾誇讚魏忠賢辦事果然讓他放心。可是就在一直面帶喜色看著摺子的朱由校看著崔呈秀的摺子時,他整個人的臉色直接就變了。
因為這打壓武林最早是因為張居正為保證變法順利推行而提出來的。在當年四部十六局的打壓下,輝煌了千年的武林直接滅了蹤跡,在整大明一連消失了近五十年。
猶記得上次朝堂因張居正的事而吵的不可開交時朱由校才下過令,可是沒想到現在竟然又有人跳了出來。而一看上摺子的人,完全又沒聽過時,朱由校也不客氣。都沒有讓王體乾擬旨斥責,直接就讓雨疇芳帶人賞了崔呈秀二十庭杖。
這二十庭杖把崔呈秀打成了什麼樣暫且不說,反倒是直接將魏忠賢給打醒了。他突然明白,有些光明正大可以做的事儘可放手做,而有些偷偷摸摸的事如果必須要做的話一定不能讓朱由校知道,即使聽也不能聽。
這次事之後,魏忠賢自知不能讓再以朝廷之力對付武林了。至少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了。不過吸取了教訓的魏忠賢在次之後卻是將司禮監牢牢的握在了手裡,即使是王體乾和雨疇芳在這裡也沒有過多的話語權。而如果朱由校以後還想看摺子,那麼那些摺子都將是經過魏忠賢挑選和安排的摺子。
而這一點,魏忠賢將魏廣微的作用完美無缺的發揮了出來。有他把住朝臣上摺子的第一道大門,一般不入魏忠賢眼的摺子根本就到不了司禮監。
但是讓魏廣微全權把著第一道門這件事也引出了一件事。不過說這件事還是得說說另一件事。而另一件事自然是燃魏忠賢一直覺得陰魂不散之事。
話說楊漣在被貶官回家之後,竟然真的如那夜與宋黔說的一樣,在應山與當地文士談論朝政、痛斥閹黨。因為楊漣的名聲很大,再加上他又一心為民。所以只是短短几個月,他就在湖廣弄出了不小的名聲。
而魏忠賢呢?實在是想除了楊漣換一個清淨,但是一直沒有辦法。且就在魏忠賢還沒有出手的時候楊漣竟然又出手了,而且這一次,聲勢浩大。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今年春暖的比較晚、再加上到了三月都還沒有雨水落下,湖廣百姓種不了地,地裡本有的也死光了。而湖廣佈政使司又一時救賑不及時,所以短短半月時間湖廣就出現了數萬流民。見著這麼多突然冒出來的流民,湖廣佈政使瞬間就慌了。畢竟這流民一個控制不好就容易導致叛亂啊。故此湖廣佈政使的直接就給朝廷上了摺子。
可是這摺子上去就被顧秉謙給否了,因為國庫沒有那麼多銀子,至少他看著沒有。而正當他準備將這摺子打回去的時候,魏廣微覺得這種涉及到社稷安穩的摺子還是應該呈上去才對。可是一直當著憋氣首輔的顧秉謙哪裡會同意?兩人沒有顧忌的就在文淵閣鬧了個面紅耳赤。不過也幸好文淵閣裡現在都是閹黨大臣,沒人敢說也沒人敢阻止他們。
後來見一時收不了場,崔呈秀只好急忙將摺子的事告訴了魏忠賢。魏忠賢知道此事之後,直接讓兩人帶著摺子去魏府。本來眾人還以為魏忠賢要狠狠批魏廣微一頓,但是誰知道魏廣微出魏府時滿臉的春風得意。至於顧秉謙,底著頭不說,褶皺的老臉上更是多了一個明顯的巴掌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魏忠賢是當天就進宮起的聖旨,賑災的銀子更是當日就讓戶部給撥了下去。數萬的流民,魏忠賢一口氣批了五萬兩白銀,並且魏忠賢還讓楊寰帶著錦衣衛去監督賑災。
可是魏忠賢萬萬沒想到他這麼做了還是背了罵名。至於是誰罵他?自然是楊漣無疑。那還是賑災銀子發下去半個月,也就是天啟五年快四月的時候。
依魏忠賢的想法,憑藉著賑災的銀子再加上錦衣衛在一旁監督者著賑災,五萬兩白銀怎麼應該夠那些流民度過這段時間才對。再不濟也應該能控制住流民增長的趨勢,防止民變。而結果呢?確實達到了魏忠賢的預期。可是魏忠賢還沒來得及放心的睡個安穩覺的時候。楊漣在湖廣大肆說魏忠賢貪汙賑災銀的聲音就從湖廣飄來了順天。
聽著這訊息,魏忠賢真的是殺了楊漣的心都有了。但是不說人在千里之外,就是楊漣的身份和影響力就不允許他死的這麼不明不白。可是留著楊漣這樣下去的危害實在是太大了。
文人一張嘴,張嘴可殺人,魏忠賢太明白這個道理了。所以他必須永遠將所有能威脅到他的嘴給永遠封起來。
可是如何以一個正當的辦法封住他們的嘴卻又是一個讓魏忠賢頭疼的事。不過他還沒想的時候就有人就已經想到了一套完整的辦法。
兩全其美,天衣無縫。
……
喜歡末兒執戈請大家收藏:()末兒執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