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種“海量”幾乎到“無限”的“事物和特質以及可提煉的規律”逐步加入“意識”後,“意識”不停產生“差異”和“進化”;這個過程是“意識”本身自動完成的,它不停演變,不停“複雜並壯大”,最後,它就成了“自我意識”。
正是因為最初所有的“記憶”和“經驗”以及提煉的“規律”必定會有區別,所以,可以說,沒有任何兩個生命個體的“自我意識”,可以完全相同!
每一個人的“自我意識”,也就是“我”,都是獨一無二的!
但同時,“我”在時時刻刻“演變”和“進化”:過程可以比作:遇到差異的新知識》納入意識》形成新的認知》納入“我”》形成新的“我”》又遇到差異的新知識……
如此反覆,直至生命終結……
通俗話講:每一天,每一秒的“我”,都是新的“我”……
無論嬰兒還是成年人,無不如此;
比如:一個嬰兒,今天剛剛學會自己開電視,那麼,這個“我”,就比昨天的“我”多了一份“開電視技能”……
而成年人每天的變化不大,但也是如此:昨天的“我”,並不知道昨晚的雙色球開獎結果,而今天的“我”,痛惜昨天的“我”怎麼沒有買那注號碼……
那可是一千萬啊,MMP……
……
“我”把“我自己”同“我本身”區別開,在這裡“我”直接意識到:這種差別是沒有差別的!
“我”,自身同一者,自己排斥自己;
然而這個與“我”相區別的“我自己”,這個被建立起來的不等同於“我本身”的東西,當它被區別開時,即直接地對“我”又沒有差別。
所以,這樣的對於一個“外在呈現”的“意識”無疑地本身必然地是“自我意識”、是“意識”返回到自身、是在“它”意識到“它自身”。
在皮皮的“我”形成之前,皮皮的意識形態以自身以外的一個事物、一個他物(喊打的爺爺,生氣的媽媽等)為它的“內容”或者“分析物件”;
而現在,皮皮的“我”形成了!
這是“意識”的必然進展;
這正說明,皮皮不僅對於外在事物能產生“意識”,皮皮對於皮皮的“我”,也能產生“自我意識”,把“自我意識”當做“內容”或者“分析物件”!
到這時候,一個完整的“我”,終於形成!
……
“我”,就是這樣產生的!
看到這裡的“zyp問世”同學和“星奇天lzq”同學,你們明白了嗎?
……
這就是“我”的產生過程;
而這過程,才是“主觀精神”意義上“生死”的“生”!
如果內在的“我”消失了,肉體依然存活(比如植物人),那麼,這個“主觀精神”的“我”,就已經屬於“死”了。
……
但對於“意識”來說,“我”的意義還不止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