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 第九章 建立後唐——李存勖

第九章 建立後唐——李存勖 (第2/2頁)

推薦閱讀:

符存審進據德勝城,並夾河修築南北兩城,梁將賀瑰圍攻德勝南城,並以竹索連結戰船橫列河面,將李存勖所率援軍阻在黃河北岸。李建及率三百勇士,乘船駛至河中,斧劈火燒,衝破了梁軍船陣,李存勖乘勢揮軍渡河,大敗梁軍。後來,梁將王瓚從黎陽渡河,屯據楊村渡,修造浮橋,儲存大量軍需物資,而李存勖也徵發數萬民丁,擴建德勝北城。當時,梁晉兩軍每日大小百餘戰,互有勝負。

河中節度使朱友謙攻取同州,叛梁降晉,結果遭到劉鄩的圍攻,遣使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命符存審、李嗣昭、李建及出軍援救,在同州、渭河兩次大敗劉鄩,並追擊至奉先一帶,河中鎮從此歸附於晉國。

成德軍將張文禮煽動兵變,李存勖迫於形勢,授其為成德兵馬留後。不久,河中、昭義、橫海、成德等十一藩鎮,一同遣使勸進,請李存勖建國稱帝,被李存勖拒絕。李存勖命閻寶征討成德鎮,圍困鎮州,張文禮驚懼病死,其子張處瑾接掌軍事,繼續負城頑抗。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勾結耶律阿保機,引契丹軍南下,意圖背叛李存勖,結果被義子王都囚禁。王都繼任節度使,被契丹軍圍困在定州。

李存勖親率五千鐵騎北上,先後在新城、望都大敗契丹軍,解除定州之圍,並乘勝追擊至幽州,但與此同時,晉軍在鎮州卻連連失利,損兵折將。閻寶攻城受挫,羞憤病逝,繼任主帥李嗣昭、李存進相繼戰死。而梁軍則趁虛反撲,攻克衛州、新鄉等地,重新奪回河北重鎮相州。鎮州終因久被圍困,糧盡力窮,被符存審攻破,張處瑾及黨羽張處球、高蒙、李翥等皆俘送魏州處死,張文禮也被劈棺戮屍,李存勖又兼領成德節度使,將成德鎮直接納入晉國管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存勖接受諸鎮勸進,在魏州稱帝,改天佑二十年為同光元年,沿用“唐”為國號,又追贈父祖三代為皇帝,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並列為七廟,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史家稱之為後唐。當時,後唐轄有魏博、成德、義武、橫海、幽州、大同、振武、雁門、河東、河中、晉絳、安國、昭義等十三個節鎮、五十個州。

後唐建立的同時,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契丹不斷侵擾幽州,兵鋒直逼河北。潞州守將李繼韜叛附後梁,梁將董璋急攻澤州,意圖吞併昭義鎮,直接威脅後唐西都太原的安全。李存勖為了扭轉戰局,決定趁梁軍東面防守空虛之機,出兵奇襲鄆州,以切斷梁軍右翼,再伺機進圖汴州。李存勖命李嗣源率五千步騎,連夜冒雨渡河,一舉襲破鄆州,朱友貞聽聞鄆州失守,命王彥章率軍阻止唐軍西進,李存勖命朱守殷嚴守德勝,自率親軍進屯澶州。

王彥章出兵楊村渡,攻克德勝南城,繼而順河東下,攻打楊劉城。他打算先隔斷河北唐軍與鄆州的聯絡,再圖收復鄆州。而李存勖則命朱守殷放棄德勝北城,裝載軍需器械浮河而下,協助李周固守楊劉城,兩軍各自沿河一岸疾進,邊行邊戰,互有勝負。不久,王彥章進抵楊劉城下,揮軍強攻,晝夜不息,並以鉅艦九艘橫亙河津,阻攔唐軍增援,他屢攻不克,只得退屯城南,築壘連營,以阻擊唐軍渡河。

李存勖親臨楊劉,一面命唐軍出營挑戰,牽制梁軍兵力,一面命謀臣郭崇韜領兵奔赴博州,在黃河東岸修築新城,以接應鄆州唐軍。王彥章率軍急攻博州新城,還用十餘艘鉅艦置於黃河中流配合作戰,郭崇韜據城堅守,李存勖亦率軍自楊劉增援。王彥章只得撤軍,退保鄒家口。李存勖與鄆州李嗣源重新恢復了聯絡,王彥章復攻楊劉,再次被唐軍擊敗,遂撤師西歸,退保楊村,不久便被召回汴州,段凝接任主帥。

朱友貞部署四路反擊:命段凝攻澶州、董璋攻太原、霍彥威攻鎮州、王彥章攻鄆州,打算在十月向後唐發動總攻,但因兵力分散,造成汴州防守空虛。他還命梁軍掘開滑州南面的黃河大堤,以阻止唐軍進攻汴州,但同時也將梁軍主力阻隔在決河以北。梁將康延孝投降後唐,將後梁軍情盡數告知李存勖,建議唐軍趁虛襲取汴州,而李嗣源則在鄆州附近大敗王彥章,俘獲梁軍將校三百餘人,迫使梁軍退保中都。

李存勖自楊劉渡河,進抵鄆州,並以李嗣源為前鋒,攻破中都,俘殺王彥章。當時,諸將都認為應先攻佔兗州等地,再乘機而動,李嗣源則堅持趁虛襲汴的戰略。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前軍倍道兼程,向汴州進發,李嗣源抵達汴州,揮軍攻城。朱友貞自殺,梁將王瓚開城投降,李存勖於同日抵達,由大梁門進入汴州,後梁正式滅亡。

梁晉爭霸期間,南方還存在很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據有三川指劍南西川、劍南東川、山南西道),定都於成都,其國主稱皇帝,與後梁分庭抗禮。後主王衍在位時,奢侈淫靡,大興土木,委政於宦官、狎客,縱容太后、太妃賣官鬻爵,致使朝政敗壞,貪腐成風,還在國內四處巡遊,強制沿途州縣供應食宿,百姓苦不堪言。後唐滅梁,威震天下,岐國、楚國、吳越國、閩國、南平國等割據政權紛紛入貢稱藩,前蜀卻不肯臣服,李存勖便有意討平前蜀。

客省使李嚴出使前蜀,趁機刺探蜀中虛實,他歸國後極力主張伐蜀,稱蜀國已有亡國之象,更堅定了李存勖出兵滅蜀的決心。當時,前蜀為了防禦後唐,在兩國邊界駐有重兵,李存勖又遣使者李彥稠入川,表示要與蜀國修好,以此麻痺王衍。王衍信以為真,派翰林學士歐陽彬為唐蜀通好使,出使後唐,同時還撤除了邊界守備。

李存勖以魏王李繼岌為主帥,統領六萬大軍,征討前蜀。李繼岌年幼,軍務皆有副手郭崇韜決斷,唐軍以康延孝、李嚴為前鋒,連克威武城、鳳州、興州等地,繳獲大批糧草。而與此同時,王衍仍在國內巡遊作樂,到達利州時方知唐軍來犯,他急忙組織三萬兵馬迎戰,卻被唐軍擊潰於三泉,前蜀各處藩鎮紛紛來降,王衍倉皇逃回成都。

前蜀中書令王宗弼發動政變,囚禁王衍、后妃及諸王,自稱西川兵馬留後。他以王衍的名義邀請李嚴到成都,商談投降事宜,李嚴馳入成都,撫慰前蜀官吏、百姓,命蜀軍撤去成都的軍事防備。不久,李繼岌率大軍進抵成都。王衍率百官出城拜降,前蜀正式滅亡,南方諸國皆驚懼不已。

魏博戍卒在貝州譁變,推裨將趙在禮為首領,攻入魏州。邢州、滄州也相繼發生兵變,河北大亂,元行欽帶兵進討,但卻連連失利。李存勖本欲親征,被宰臣勸阻,只得起用李嗣源,讓其率侍衛親軍北上平叛,李嗣源在魏州城下遇到親軍譁變,被劫持入城,與叛軍合勢。他本無反意,但迫於內外形勢,又無以自明,只得率變兵南下。

李存勖親自率軍東征,欲坐鎮汴州指揮平叛,但李嗣源已搶先佔據汴州,得到大批唐軍將領擁戴。李存勖知道局勢已不可挽回,行至萬勝鎮便下令回師,倉皇返回洛陽,他再三撫慰士卒,許以厚賞,但已為時太晚,士卒均不感皇帝恩德,沿途逃散過半。當時,李繼岌已率徵蜀大軍班師,途中因平定後軍康延孝叛亂,被耽誤了歸程。

李存勖決定前往汜水關,與李繼岌會合,再聯兵進剿李嗣源,他命扈從軍兵候於宮門外,自己在內殿進食。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突然發動叛亂,率所部攻入興教門,李存勖親率宿衛出戰,殺死數百亂軍,最終被流矢射中,死於絳霄殿,時年四十三歲。

伶人善友將樂器覆蓋在李存勖身上,縱火焚屍,李繼岌軍至渭南,因部屬潰散,被迫自縊而死。徵蜀大軍則在副使任圜的率領下,歸附李嗣源,李嗣源進入洛陽,在李存勖靈前稱帝,史稱後唐明宗。李嗣源將李存勖葬入雍陵,上廟號莊宗,追諡為光聖神閔孝皇帝。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娘子剛登基,我就成了全民公敵 這個天國不太平 我在隋唐種田稱王 三國之群雄召喚系統 大隋至尊小紈絝 三國之我去買個橘子 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 思歸路 快穿歷史之神術系統 帶著網購闖夏朝 域外天魔搞事日記 天飛傳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帶著實驗室種田 明朝不好混 千古名將曲 從軍火庫開始統治異世 春秋:中興之主 身邊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