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 第九章 建立後唐——李存勖

第九章 建立後唐——李存勖 (第1/2頁)

推薦閱讀:

李存勖,一作李存勖,小名亞子、亞次,出生晉陽,沙陀族,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王朝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曉音律,習春秋,通大義,善騎射。隨李克用討伐邠州王行瑜,為唐昭宗所賞識,遙領檢校司空、隰州刺史,後改封汾、晉二州刺史。李克用薨逝,李存勖襲封河東節度使,承繼晉王之位,在潞州之戰中大敗後梁,後休兵行賞,厲行整飭,禁盜賊,恤孤寡,徵隱逸,止貪暴,峻堤防,寬獄訟,晉地漸安,攻佔幽州、鎮州、魏州,盡有河北土地及甲兵,後李存勖親自率兵與後梁軍連年鏖戰。於魏州登基稱帝,改元同光,因曾受唐朝賜李姓,入皇籍,故以唐室後裔自居,沿用大唐國號,史稱後唐。

滅亡後梁,建都洛陽,滅亡前蜀,取得漢中及兩川之地。後期心滿志驕,大修宮殿,搜刮民財,猜忌功臣,寵信伶人,自取藝名“李天下”,又任用孔謙為租庸使,峻法剝下,厚斂奉上,賦役繁重,軍士匱乏,四方饑饉,怨聲載道,兵變蜂起。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兵鎮壓以趙在禮為首的鄴都兵變,李嗣源卻與叛軍合謀,回師攻打洛陽,李存勖死於興教門之變,諡號光聖神閔孝皇帝,廟號莊宗,安葬於雍陵。

李存勖,出身於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為沙陀酋長。祖父朱邪赤心因鎮壓龐勳兵變有功,被唐朝皇帝賜為李姓,編入宗室譜籍;父親李克用,官至河東節度使,封晉王,駐節太原,建立河東割據勢力晉國)。當時,梁王朱溫盤踞宣武鎮,控制中原地區,李克用與朱溫為爭奪中原霸權,進行了二十餘年的梁晉爭霸戰爭。

李存勖是李克用與側妃曹氏所生,自幼便善於騎射,膽略過人,心性豁達,深得父親寵愛,他愛讀《春秋》,略通微言大義,而且精擅音律,可謂文武雙全。

邠寧節度使王行瑜聯合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鎮國節度使韓建,攻入長安,謀廢唐昭宗。李克用率軍勤王,討平三鎮叛亂,李存勖時年十一歲,也隨軍征戰,併入朝獻捷,受到唐昭宗的誇獎與賞賜。不久,李存勖被授為檢校司空,遙領隰州刺史,後改領汾州、晉州。

李克用因太原兩次被梁軍圍困,無力抗衡朱溫,為此憂慮不安,李存勖勸慰道:“物不到極點不會反覆,惡不到極點不會消亡。朱溫威逼天子,覬覦帝位,陷害良善,可謂是自取滅亡。我家三代盡忠王室,如今雖因勢窮力屈無法報效,但也無愧於心。父親您應忍耐靜觀,積蓄力量,以待朱溫衰弱之時再圖復興,怎能輕易就灰心喪氣呢。李克用因而釋然。

朱溫遣軍攻打滄州,幽州節度使劉仁恭遣使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惱怒劉仁恭的反覆無常,不願發兵援助,李存勖卻道:“如今朱溫已佔據天下的九分之七,連魏博、成德等藩鎮也歸附於他,黃河以北能與之對抗的只剩下我晉國和劉仁恭了。如果我們不救劉仁恭,形勢將會對我們更加不利。而若出兵援助,可使我晉國重振雄風,萬不能因嫌怨而失此良機。”李克用遂遣軍攻取潞州,迫使朱溫由滄州撤兵。

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史稱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汴州,但李克用拒不承認後梁政權,仍沿用唐朝天佑年號,以復興唐朝的名義與後梁相對抗,成為後梁北方最大的威脅。朱溫派十萬兵馬圍攻潞州,修築夾寨,李克用命周德威援救潞州,但周德威與梁軍對峙年餘,卻始終不能解除潞州之圍。

李克用病逝,李存勖繼任河東節度使,襲封晉王,時年二十四歲。當時,李克用的養子李存顥、李存實等人自恃手握軍權,又年長於李存勖,對李存勖襲位非常不滿。他們有的稱病不朝,有的見而不拜,甚至慫恿叔父李克寧發動叛亂,意欲謀害李存勖,投降後梁。李存勖沉著應對,首先取得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等人的支援,而後搶先行動,在府中埋伏甲士,擒殺李克寧、李存顥等人,初步穩固了國內政局。

李存勖親自率軍援救潞州,抵達潞州北面的黃碾,梁軍本以為李存勖年輕繼位,必然不敢出軍,對此毫無防備,也未派出斥候探查。李存勖伏兵於三垂岡下,趁著大霧直攻夾寨,出其不意的大破梁軍,徹底解除了潞州之圍,經此一戰,晉國兵威大振。不久,李存勖返回太原,犒賞軍士,而後開始整頓內政,他嚴肅軍紀、撫卹孤寡,任用賢才,懲治貪腐,寬緩刑罰,打擊盜賊,使得晉國民俗大變,百姓歸心。

朱溫遣軍三千進駐深州、冀州,企圖奪取成德、義武兩鎮。成德節度使王鎔、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先後遣使向李存勖求援,表示願與晉國結成反梁同盟,共推李存勖為盟主。李存勖力排眾議,毅然發兵相救,他親率晉軍東進,進至距離柏鄉五里處的野河北岸,與梁軍隔河對峙。

李存勖命周德威率三百精騎到梁軍營前挑戰,激怒梁將王景仁,將梁軍誘至鄗邑以南的平原曠野地帶,他利用地形優勢,以逸待勞,在梁軍疲憊時率騎兵突擊,大破梁軍,俘獲梁軍將校二百八十五人,斬首二萬級。此戰,梁軍伏屍數十里,龍驤、神威、神捷等精銳禁軍全軍覆沒,王景仁、韓勍、李思安僅率數十騎連夜逃歸,成德鎮、義武鎮從此徹底倒向晉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柏鄉之戰後,李存勖決定暫緩對後梁的攻勢,先奪取河北地區,以消除後顧之憂,首要目標便是囚禁父親劉仁恭而繼任幽州節度使的燕王劉守光。他採用驕兵之計,聯合成德、義武、昭義、振武、天德五鎮,遣使奉冊,共尊劉守光為尚父,以滋長其野心。劉守光卻以為六鎮是畏懼幽州兵威,更是驕狂,他得知尚父無權祭天、改元,不顧幕府諸將反對,在幽州悍然稱帝,國號大燕,史稱桀燕。李存勖命周德威兵出飛狐口,聯合成德鎮、義武鎮一同征討劉守光。

周德威奪取涿州,進圍幽州,劉守光忙向後梁求救,朱溫親率大軍北上,命楊師厚圍攻棗強,又命賀德倫攻打蓚縣。但梁軍雖攻破棗強,卻在蓚縣被晉將符存審、史建瑭擊敗,朱溫羞憤發病,返回洛陽,被其子朱友珪弒殺。

朱友貞發動政變,誅殺朱友珪,奪取帝位,史稱梁末帝。而晉軍則連奪幽州鎮統轄的順州)、檀州、武州、平州、營州等地。李存勖親征燕國,攻破幽州,俘獲劉仁恭、劉守光父子,他留周德威鎮守幽州。

李存勖返回太原,處死劉仁恭父子,以祭奠李克用。當時,李存勖南破後梁,北定桀燕,威震天下,王鎔、王處直相繼遣使入晉,共推李存勖為尚書令。李存勖依禮三辭,而後接受尚書令之職,他在太原開設霸府,建立行臺,以唐朝皇帝的名義承製任命官吏。

魏博節度使楊師厚病逝,梁帝朱友貞趁機將魏博鎮分為兩鎮,以削弱藩鎮勢力,結果引發魏博兵變,變兵囚禁新任節度使賀德倫,請降於晉。李存勖乘勢進佔魏州,並處死變兵首領張彥等人,以威懾兵變士卒,穩定亂局。他收魏博牙兵為親軍,親自兼領魏博節度使,隨後又攻取德州、澶州,李存勖進兵莘縣,與梁將劉鄩展開對峙。

李存勖聲言回師太原,以引誘劉鄩出戰,劉鄩果然中計,欲趁機奪回魏州,結果遭到李存勖、李嗣源、符存審的三面夾擊,在元城一戰中全軍潰敗,逃奔滑州。此後,李存勖又遣軍接連攻取衛州、洺州、相州、邢州、滄州、貝州等地。黃河以北除黎陽一地外,全部被晉國佔領。梁晉形勢從此發生逆轉。

壽州刺史盧文進叛附契丹,並引契丹軍南下,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機親率五十萬大軍,入寇幽州。守將周德威孤軍堅守幽州,同時遣使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遂命符存審、李嗣源、閻寶統領七萬步騎,北上救援。李嗣源率援軍抵達幽州城外,大敗契丹軍,解除幽州之圍。此戰,晉軍俘斬以萬計,繳獲牛羊、輜重無數。契丹敗退,北疆暫保無憂,李存勖開始調兵南下,推鋒至黃河岸邊,與梁軍夾河對峙,爭奪黃河沿岸各處要點。

李存勖率軍東進,連破梁軍數座營寨,攻陷楊劉城,俘獲守將安彥之,並攻掠至鄆州、濮州一帶。當時,朱友貞正在洛陽進行祭天大典,聞訊倉皇趕回汴州,組織復奪楊劉城,但謝彥章數次用兵,始終未能收復楊劉城。

李存勖調發河東、魏博、幽州、橫海、義武等鎮軍隊,齊集魏州,準備直搗汴州,一舉滅梁。李存勖由濮州境內的麻家渡渡過黃河,進駐胡柳陂,與梁軍展開血戰。晉軍大敗,周德威戰死,李存勖被迫據土山自保。當時,圍山樑軍多是步卒,立足未穩,李存勖採用閻寶、李建及的建議,以騎兵突擊,終於反敗為勝,擊潰梁軍。此戰,晉軍雖乘勝奪取濮陽,但也因傷亡慘重,無力再攻汴州,只得撤歸河北。

最新小說: 我在隋唐種田稱王 三國之群雄召喚系統 大隋至尊小紈絝 三國之我去買個橘子 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 思歸路 快穿歷史之神術系統 帶著網購闖夏朝 域外天魔搞事日記 天飛傳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帶著實驗室種田 明朝不好混 千古名將曲 從軍火庫開始統治異世 春秋:中興之主 身邊有鬼 我在隋唐收集詞條,無敵天下 朕要抓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