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會。奴家也算見過不少文人。您別以為奴家誇口,來我們柳春樓的文人雅客極多,大多都能吟詩作畫。對著月呀都能吟上好些。”
“哼。鬱郁不得志,自命又不凡。那些個詩文墨子便都叫他們潑灑至此。”常苒清冷一笑後緩緩說道。
“是呀。與其有志,何止淪落......”韶華亦附和。
“抱歉。也勾起你傷感。”常苒拿過桌上茶盞給韶華添茶。
韶華忽道:“奴家瞧你舞姿,設想您那位老師也定是大家之範,可未免剛直。說穿了奴家所會這些也不大入流。您有才、有貌、家世又好。您這等身份還召奴家進宮,也是想知些旁的吧?”見常苒未回,又道,“奴家身份不清白,所會受限,還是煩請名家大師為宜。一會見到管事的,奴家便會自請無才或是稱病,退了銀錢罷了該是無事,不至您掛心。”
“師傅莫怪,小女絕無他心。日前教習的雲散師傅突發疾病,怕落下課業急請您來,聽聞也是尋了很久呢。您若是推辭,那我豈不易被扣相剋老師的嫌疑了。”
韶華略微發笑。連身後的芷蘭都跟著笑了一聲。“是奴家考慮不周了......您上一位師傅叫......‘雲散’?那難怪了。”
常苒稍有疑惑:“您此意是,聽過雲散之名?”
韶華點頭正欲說話,卻是崔依進房。略行一禮便道:“主子那頭過不去,兩位姑姑也都不在呢。小姐若是不急,不如等等周瑤姐姐那頭。”
常苒點頭以示知道。
崔依鬆口氣也站芷蘭身邊。
韶華見常苒目光灼灼,便繼續方才被打斷的話。“何止聽過,只怕京城裡是無人不知。您才居京城許是未曾聽說。雲散娘子曾是同韻典坊一般,京城一絕。‘從前一名趨若鶩,後來一舞名天下。’”見常苒仍是不解,便解釋道,“從前提起程家大小姐的名字......”
“小姐。”芷蘭和崔依急忙出聲。
“小姐,宮裡不讓提程家。”崔依小聲說完還忍不住看了看門口和遠處花窗,生怕有人聽到一般。“也非不讓提,就是一種默契。隔牆有耳還是謹慎些好。”
“京城幾年前有個逆案,牽扯進不少人呢。”芷蘭也小聲說。
常苒不覺輕皺了眉頭。思忖一下還是說:“師傅但說無妨,雲散師傅既能進宮來教導,要麼不知,要麼無妨。不過,還是以雲散之名代稱為好。”
韶華看看四周,神情也略謹慎,但看常苒神情,便也繼續道:“既然常小姐想知,奴家便只當給小姐講個民間故事罷了。從前提起雲散之前的名,多少人趨之若鶩的獻殷勤,後來其家獲罪,那位大小姐被迫為......為我們這般。”
韶華此言之後,便開始緩緩講來......
“那是個真有骨氣的!寧死勿枉。剛發到拂柳院時聽聞也是不從的,畢竟從前身份那般......後來不知怎的便同意了。那的媽媽給她取了花名為珞閨,意為讓她明白從前不過黃粱一夢莫以為仍在春閨。在拂柳院外掛上珞閨牌子時,多少少年英才都聚集在拂柳院外,能進去瞧選的人物也需先擲何止千金。花魁之爭大開門戶,爭相觀瞧。都知雲散娘子從前之名,那些個富貴人家哪個在乎錢財,都只盼拔得珞閨姑娘那頭籌!那夜花魁之爭連比幾場,珞閨果真不負才女之名,樣樣皆是頭籌。那錢銀便似搬空了金山銀山似得成堆的進了拂柳院。當然,我當時並不在,是我們那一位姐姐有幸得見回來學的......說是那諸位豪客光進門的錢,就夠她贖好幾次的了。”
韶華拿起茶盞喝了個幹淨才又繼續說:“莫說那之後的了。”
“那雲散為什麼不直接用那個贖身呢?”芷蘭問。
韶華哈哈大笑的放下茶盞。“哎呦我的傻妹妹喲。你真是比我還天真。從前奴家覺得只要聽話,等攢夠了錢也能脫離那。但水漲船高,何時才能夠。奴家這等貧家女尚且不能贖出,那獲罪被......更是被官府都看管著的。就算有錢,也出不去。還是說回來吧,花魁之選到了最後時刻,拂柳院的媽媽拉著珞閨站在臺上,才說了兩句,下面的看客便蠢蠢欲動。珞閨卻不緩不慢的問著眾人‘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比過了,但我極擅長的舞你們還未一見。’這般說來,哪裡會有人反對,連媽媽都以為是她想通了罷了,一會又能要價更高,自是更加願意,便獨留她在臺上。看過此舞的人都是贊不絕口......驚為天人。”
芷蘭忙不疊點頭。
常苒亦目不轉睛,彷彿透過眼前能瞧見那般盛景。
“誰料舞畢,珞閨說‘我從前,也算見過山河,卻不想如今淪落江泥。從前我程家在位時你們都巴結奉承,簪纓富貴、至尊無比。後程家栽落,不說撇的幹淨反而任誰都要踩上一腳。替人情冷暖、淪落風塵,皆非我願。今日這般為了什?哼......諸君此番不願見。如今是為何來此散盡金銀?憑我這張臉嗎?還是從前的聲名!’媽媽自然不會讓她這般說下去,就要上臺來攔。卻不想沒等上得臺來,珞閨便拔下頭上朱釵,在臉上重重劃下。血一下便湧出,在場所有人都驚了。”
常苒聽後覺得氣脈翻湧,渾身都熱了。心撲通撲通的跳的更快,手不自覺撫上面頰。難怪從未見過雲散摘下面紗,就算飲茶小食也是輕撩面紗小口進食,極其端莊。顫抖的咬了下唇後常苒急忙問:“之後呢?後來發生了什麼?”
“珞閨的臉雖刮破了,但仍是在臺上說道:‘如今我毀了這番美貌,正如程家跌落雲載,一切過往仿若雲消霧散。什麼珞閨,日後便做雲散。若天不想雲活,那我也不願這般茍活!’”
【作者有話說】
注:沅有芷兮澧有蘭出自:屈原著《九歌·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