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得到了關注,甚至還得到了祝福,已然欣喜到滿臉紅暈不知所措了。
當年的小沙彌也長成了和尚,正站在悟明的身側偷偷笑了笑。
但隨後,所有人也都聽悟明說起了新的東西。
“佛經和法理或許都是無意義的,真正有意義的是此刻站在這裡的你們,以及你們所在意的人或物。”
“將更多的注意力和時間都放在那些東西上面如何?”
“惟願我自身在此生結束時不留任何遺憾後悔。”
“今日講經結束,各位,有緣再會。”
他穿著一身老舊的袈裟起身離開。
而後對自身不做任何遮掩,與身側沙彌共同以腳丈量人世,心態平和地去往下一個目的地。
沒有任何人攔他,就像他說的那樣,有緣自然再會,強求不得。
唯獨那個之前質疑悟明的小孩試圖跟隨……
或躲在樹後,或躲在牆角,粗糙的跟蹤手段,一度讓人懷疑他身旁的那柄劍是不是裝飾品。
兩個和尚都知道他在跟蹤,卻並未阻攔。
於是那個小孩看著,看著兩個和尚將平安符及一些手抄佛經賣出,把賺取的錢財用在各種慈濟院上。
然後拿著一個缽缽去討食。
雖然往往都會被迎進去吃一頓齋飯,可是在那小孩看起來很像是乞討。
他試圖將銀子給和尚,和尚轉身又送去慈濟院。
最後小孩跟了他們整整一年。
感受過饑餓,明白了食物的貴重。看見過那些得了銀子資助後,有條件上學堂的小孩,也見過那些受病痛折磨的老人,免費進各種醫館取藥。
何為大同?
此為大同。
或許只是人世一隅,但對於這個孩子來說,這一年之行,是他最不後悔的時光。
夜裡。
月似圓盤,懸掛天際。
小孩與兩個和尚坐在同一個篝火旁,三人都沒說話,只是靜靜地感受著這份寂靜。
過了許久後,小孩看著跳動的火苗問和尚,“之後,我們去哪?”
“去寧州。”
小沙彌拿著手中的地圖,指著那寫著寧州二字的地盤說道。
悟明看了一眼天上繁星,忽地笑道:“我也快三十五歲了。”
小孩不懂那是什麼意思,大人也會像孩子一樣在意生辰嗎?還是三十五歲有什麼特別之處?
直到他看見了妖。
看見了原本以為一輩子都不會見過的妖怪,以為只會在大人口中才會出現的妖怪。
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