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史密斯震驚,實在是周慕白的表現太過於妖孽了。
一般人學籃球,打基礎入門的時間最少得有六七年,而且這是一個不斷精進的過程,周慕白卻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入了門,雖然還沒到爐火純青的時候,但終究已經是入了門。
入了門不說,還能夠第一時間察覺到主流觀點的謬誤之處,雖然史密斯並不知道周慕白的想法對不對,但周慕白的發現卻是顛覆性的,無論對還是不對,全手掌觸球的確效果顯著!
再聯想道周慕白對戰術的理解以及無師自通的跑位和傳球,史密斯能夠確定的事情就是,周慕白的確是一個不世出的天才!
周慕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感受著對籃球的掌控,感受著身體的掌控,感受著每一條肌肉的跳動,慢慢地適應著這種節奏。
在他的一千年裡面,他不斷地學習各種知識,文學、藝術、政治、軍事等等,只要有趣、有用的東西,他都會學,除此之外,他還還學習體術,中國功夫、西洋拳擊格鬥、東洋的空手道等等,他都兼收幷蓄。
所以,他對身體的控制已經到了極為精妙的境界了,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夠如此快速的掌握運球技巧的原因,也是他在第一次上場就能夠透過跑位,並且傳出好球的原因。
運球,不過是他對身體的一次微調而已,只要他適應了這麼一種技巧,他就能夠舉一反三用出來。
原地單手運球、原地單手v只運球、原地大擺鍾運球、原地胯下運球……到行進間變向運球、行進間背後運球、行進間胯下運球……
三天的時間,周慕白完成了別人用好幾年的時間才掌握的技巧。
第四天的時候,林書豪豪斯曼等人看到的周慕白已經全然不同了,他的腳步變化多端,重心不斷地變幻,籃球如同一隻花間的蝴蝶跳躍,繞著周慕白不忽高忽低跳躍不已。
豪斯曼徹底服氣了。
他也是一個後衛,他的運球技巧用了多少年才磨鍊出來的,期間出了多少汗水,有多麼的辛苦,只要他自己心知肚明。
這三天時間,周慕白從不會到精通,他們都是看在眼裡的,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們這輩子都不會相信有人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掌握運球的技巧。
籃球從小孩抓起並非一個口號,別看鄧肯大本羅德曼這些都是到了十幾歲才開始練球,而且取得了極為了不起的成就,但他們大多是內線,對技術的要求並不太高。
一個有身體天賦的內線,可能用幾年時間就能夠上場,但一個後衛,沒有十幾年的磨鍊,根本不可能達到上場的要求,一輩子的成就也不可能太高。
他們的震驚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周慕白在投籃的天賦上面,並不遜色與他的運球天賦。
在史密斯認真的矯正周慕白的投籃姿勢之後,周慕白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將自己的投籃姿勢確定下來,然後就是一個每天接近十二小時的不間斷訓練。
一開始史密斯幫周慕白撿了幾個小時的球,就宣佈罷工了,他實在沒有那麼多的體力。
後來還是林書豪和豪斯曼等人訓練結束之後自願幫周慕白撿球,但幾個小時之後也頂不住了,周慕白只能自己一邊投籃一邊撿球。
林書豪等人眼中的周慕白好像是永遠也不會疲倦一般,十幾個小時不停的練習。
實際上週慕白也沒有感覺多累,他的身體恢復能力是普通人的幾十倍,累得時候稍微停下來喝點水吃點東西補充一下能量,馬上又生龍活虎起來。
周慕白從籃下擦板,到中距離投射,到三分接球投籃,到後面自己練球則是運球之後的投籃,三天的時間,周慕白基本掌握了投籃的技巧,但命中率上只能算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