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求推薦票!
馬車的輪轂踏著青石磚,在一路的顛簸中徐徐前進。
入夜之後的巴黎燈火璀璨。
自從巴黎開始普及公共馬車業務之後,私人馬車租賃業務也隨之發展起來,只不過乘坐的價格遠比公共馬車貴得多,價格高達五六倍,一般能做的起的也就只有中產階級。
米歇爾坐在馬車裡,前往盧浮宮附近的維利酒店,他想起之前的助手塞在公文包裡的稿件,於是拿出來,疊放在大腿上,迅速的瀏覽了一遍。
讀完了詩歌和飛速的瀏覽了一遍那篇小說的開頭之後,米歇爾皺起了眉頭,臉上了流露出猶豫的神色。
出版社對於詩歌沒有興趣,除非聲名遠揚的大詩人,他們才會與其合作。畢竟出版新人詩歌的風險是很大的,米歇爾不想拿這個做賭注。
至於那篇《小酒館》,此時米歇爾已經拿到了大仲馬的授權,並且打算大力的宣揚,在大文豪的光環籠罩之下,所以他並不看好這篇小說的前景。
米歇爾嘆了一口氣,看來發掘新人比自己想象中還要艱難。
瀏覽完之後,他隨手把稿件塞入了公文包中,此時馬車剛好停在麗茲酒店的門口,馬車伕拉扯了一下韁繩,轉動的輪轂戛然而止。
隔著木製的車廂,傳來了馬車伕低沉的聲音。
“米歇爾先生,我們已經到維利酒店了。”
維利酒店的盛名歸功於大吃貨巴爾扎克的小說《幻滅》中的人物,呂西安·德·呂班博雷在酒店中面對昂貴菜品價格瞠目結舌的那段精彩描寫。
這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浮華建築,大理石雕刻的花紋和裝飾,佈滿了建築的牆壁和拱柱。不規則的曲線和石雕將維利酒店塑造成一座華麗典雅的宮殿。
進出的人群是高雅的紳士和貴婦,維利酒店的一頓晚餐,甚至能讓外省的農村鄉紳們咂舌。
在這裡,一個外省地主和一個無褲套漢沒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紙醉金迷的巴黎,繁華之都。
米歇爾付給了馬車伕1法郎,然後步履匆匆的進入了酒店的大門。
一盞璀璨的水晶燈散發出奪目的光彩,米歇爾被照得眯起了眼睛,等適應了光線之後,他讓服務生帶著自己朝預定好的位置走過去。
大廳的中央擺著一臺鋼琴,鋼琴師的手指輕快的掠過了黑白琴鍵,彈奏著貝多芬的月光鳴奏曲。
此時波德萊爾與威爾梅桑正在眉飛色舞的談論著,看到米歇爾過來了,波德萊爾連忙招呼他坐下。
一個是法國著名的大詩人,法國現代詩歌的開山鼻祖,詩壇擁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
另外一個是《費加羅報》的主編,將來會巴黎最歷史悠久的報紙。
對於米歇爾而言,這兩位都是擴充套件業務的重要人物。
三人坐下了之後,開始陸續的上菜。一盤奧斯坦德牡蠣配橡子,一盤勃艮第燴牛肉,一盤鱒魚湯,一瓶波多爾紅酒。
餐桌上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勾引著肚子裡的饞蟲。
威爾梅桑端起酒杯,開玩笑說道,“如果把波多爾紅酒換成瑪莎拉白葡萄酒,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羅馬人在喂牲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