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唐(Yutangtiyu:
NBA中國賽是NBA在中國唯一“落地”的賽事,自2004年以來,中國的觀眾不用遠赴重洋,在國內就可以欣賞到原汁原味的美職籃賽事。上週末,2015年的NBA中國賽正式在深圳打響,雖然快船隊的頭號球星保羅因傷未能出戰,但包括林書豪、皮爾斯、格里芬、小喬丹等一眾為國內球迷所熟悉喜愛的球星亮相還是讓人們感到欣喜。此外,黃蜂老闆喬丹的亮相更是一度將全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轉載需註明“本文轉自禹唐體育”
張先生是在深圳工作的普通工薪階層,因公牛王朝愛上NBA,而其最崇拜的籃球明顯自然也就是邁克爾·喬丹。聽聞今年NBA中國賽將首次落戶深圳,而自己的偶像也將親臨現場,張先生自然滿懷期待。但當他想要買票時,卻發現門票早已在開票後的一小時內售罄,無奈他只能透過其他渠道進行購票,他手中原價600元的票也因為太過搶手而被炒到了1500元。
雖然花費了1500元,但張先生告訴禹唐,他並不後悔,能在家門口看到這樣一場原汁原味的NBA比賽,又能親眼目睹偶像喬丹的風采,這錢花得值!張先生只是大運中心成千上萬的普通觀眾中的一個典型代表。透過NBA中國賽,中國的籃球迷們欣賞到了集巨星、團隊、秀場、競技、美女等元素於一身的原汁原味的美職籃賽事。
在登場的球員中,林書豪、格里芬、皮爾斯、肯巴沃克、小喬丹等人的大名球迷們早已耳聞,林書豪也因為亞裔的關係在國內人氣頗高,但他與老闆喬丹相比,似乎還是略顯遜色。雖然早已退役多年,但當喬丹進入球館跟球迷打招呼時,現場沸騰了,喬丹在第二節來到場邊坐著,現場球迷再次陷入瘋狂。
這當然顯示了飛人在中國依然擁有的火爆人氣絲毫不遜於任何一個頂級巨星。對此,林書豪不無風趣地表示,“我以為我在中國比較紅了,但當看到喬丹在場邊出現的時候,我發現他簡直就是上帝。”而在對喬丹進行了專訪的蘇群看來,“科比,詹姆斯,每次來已經足夠事無鉅細,但只有喬丹真的來了,你才能體會到那種上上下下的緊張感,如何至尊無上”。
除了人物外,球隊競技對抗、暫停時間段中的精彩表演與美女拉拉隊、燈光音效設計、現場MC配合等元素共同組成了一場視聽饕餮,讓現場的球迷過足了癮,也開了眼界。他們對原本位於太平洋彼岸的美國NBA文化,也有了更深切的體會。
和現場觀賽的球迷相比,透過影片直播觀賽的球迷無疑在數量上是更為龐大的。那麼對於這些球迷來說,他們對賽事最切身的親近感在於畫面中到處可見的中國元素。當然,NBA來到中國,對國內為數眾多的籃球迷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由球迷的熱情所帶來的自然是媒體的關注。對各大入口網站的體育版面而言,NBA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因此這幾日,我們都可以看到有許許多多關於NBA中國賽的相關報道,而央視的轉播也帶來了不小的曝光率。據禹唐體育的資料包告顯示,今年NBA中國賽在央視五套當週的收視率僅次於中國之隊以及中網男單決賽。
騰訊體育特約解說員馬健老師告訴禹唐體育:“中國賽的商業價值除了已經有人買單外,主要還是在於品牌價值。得益於NBA世界領先的品牌推廣、包裝、管理水平,他最主攻的還是品牌和傳媒。”
一旦有了爆棚的人氣與大量的媒體曝光,品牌贊助價值自然凸顯出來。要問本次NBA中國賽受益的品牌,首當其衝還是Air Jordan。在其品牌成立三十年之際,喬丹本人親臨深圳,並在各城市同步展開各種活動,在上海期間還邀請了包括劉翔、李娜等諸多明星參與其中。
馬健老師告訴禹唐,這展現的正是喬丹很有部署的品牌推廣計劃。而在喬丹接受蘇群老師的採訪時,耐克方面買下了陸家嘴的一塊LED大屏,將其換成了Jordan Brand來配合採訪取景,由此可見耐克策劃之精細全面,對Jordan Brand的重視。
對NIKE而言,中國市場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購買NIKE品牌,快速增長的購買力使得人們樂於追求比NIKE更為高階的Air Jordan一直是NIKE旗下重要的子品牌,而得益於品牌產品的大賣,擁有分成權的喬丹本人也是從中受益頗豐。僅2000年至2012年期間,耐克付給喬丹的球鞋銷售分成就超過了5億美元。
本次NBA中國賽的贊助商總數達到了16個,創下了中國賽的歷史新高。其中,康師傅標識與NBA官方標識的共同呈現,包括場邊和球館內的品牌推廣更是讓其存在感十足。今年4月,百事公司宣佈取代與NBA合作了28年的可口可樂,拿下NBA獨家贊助。
6月17日,百事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康師傅終於宣佈,正式成為NBA大中華區獨家合作伙伴。而此次的中國賽也是康師傅與NBA全面合作的開始。康師傅首席市場執行官李自強表示,與NBA的合作是一筆很大的投資。而NBA中國執行長舒德偉則說道:“康師傅一直保持著與中國青少年親密互動的優良傳統,這也使他們成為我們理想的合作伙伴,助力NBA在中國推廣籃球運動。”
有鑑於此次中國賽的熱烈反響,想必贊助商們也達到了原初的贊助目的,那麼對於作為“NBA中國數字媒體獨家官方合作伙伴”的騰訊而言,又意味著什麼呢?
NBA中國的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NBA中國賽只是一場季前賽,但它的辦賽初衷就是將原汁原味的NBA比賽搬到中國來,因而各個方面的配置與標準都是嚴格按照NBA比賽來要求的。
比如在NBA中國賽期間,需要下榻酒店使用4311平方米的會議空間;需要為參與NBA系列賽的聯盟以及球隊工作人員提供餐飲總數為7185次;賽事期間,球隊以及工作人員入住酒店的累計天數為2395天等。此外,大運中心以及相關賽事舉辦經驗也使深圳對NBA並不那麼陌生。
然而,他或許忘了說深圳——這座城市正是如今手握NBA中國地區網路獨家版權的騰訊公司的總部所在地。事實上在NBA中國賽正式打響的前一天,快船隊的隊員們參加了騰訊員工的內部活動,與他們進行了互動,這多多少少也算是騰訊給員工們的一個福利吧。
當然,作為如今亞洲市值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騰訊透過NBA中國賽所得到的絕非只是員工福利。至少在未來的五年時間裡,騰訊將進一步開發NBA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價值,與NBA形成協同效應,從而在已有的龐大使用者量的基礎上逐步提升使用者對其產品的粘性。
在黃蜂與快船的比賽結束之後,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先生與快船老闆史蒂夫鮑爾默先生完成會面,雙方也就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進行了接洽。當被問及此次中國賽對於騰訊公司的意義時,劉熾平表示,這次是他們在五年獨家版權合同中的第一場直播,而騰訊公司在未來五年內將會在NBA方面進行更多的投入,此次的賽事是他們與各合作方的“預演”。
言下之意,就是此次中國賽對騰訊而言只是開始,而騰訊的目標自然是即將開始的NBA完整賽季。劉熾平同時表示,除了版權方外,騰訊所扮演的角色還會是一個優質內容的生產者。在今後的五年中,騰訊希望展現給使用者的是更多更“貼身”的內容。
那麼究竟怎樣的內容才是優質的、貼身的呢?劉熾平表示,騰訊公司對體育賽事進行採購只是他們切入整個體育的第一步,未來將進行更為深入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