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遠道:“既然這樣,那我就閉門讀書,不外出便是,而且我早就跟別人說過,只在七夕文會出現。”
“我不怕你出風頭,但我怕你被他們激將,從而上當。你現在是書山之,他們自然不敢直接害你,但光明正大贏你,連半聖都沒有辦法說什麼,棟樑公也不好出手。當然,雷蒼穹應該會事後偷偷報復。”南宮若蘭道。
蕭遠想起離開書山後半聖的囑託,讓他千萬不要出風頭。
“你放心,我會說我強行闖書山導致文宮震盪,不會出頭。”蕭遠道。
“這樣最好。他們一定會用各種手段刺激你,你只要不聞不問,就沒人能拿你怎麼樣。你最好離開這裡,去一個他們找不到的地方。”南宮若蘭道。
蕭遠無奈地道:“他們這次來的人很不一般吧?我待在丞相府,他們都能闖進來?”
“何止不一般。據說有個徐家的人也前來,曾被詩君救過一次命,這次來報恩。”
“徐家?吳國的半聖世家?徐雨墨徐聖所在的席家?”
“是。徐聖似乎閉關修煉,多年未出,要是知道一定會被氣死。”南宮若蘭無奈道。
“既然是報恩,徐聖知道也無法阻攔吧。”
“唉……所以我才不讓你出面。那人雖然在十國不是最頂尖的天才,比不上顏域空,但在慶國是頂尖的舉人之一,你只是秀才,差得太遠了。”南宮若蘭道。
“我明白,只要我不在文鬥失敗,他們鬧的再歡也對魏國沒有大的負面影響。”
南宮若蘭道:“你果然明事理,對。無論他們怎麼樣,你只要閉門不出,他們就拿你沒辦法,總有離開的一天。”
“嗯,你放心,我不會參與這次文鬥。”蕭遠道。
南宮若蘭點了點頭。微微一笑道:“我還以為你會逞強,這樣我就放心了。”
吳不知兩手緊緊地揪著衣角,現在緩緩鬆開,神情平靜了許多。
那石蛋吃完鴨脖,開始吃鴨腿。
蕭遠想起南宮若蘭的身份,問:“你知不知道有關《桃花源記》的大儒真文的事情?”
南宮若蘭想了想,道:“《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本為一體,不過《記》是在封聖前寫完,只是大儒真文。而《詩》在封聖後完成,是聖文,合在一起就是陶聖的封聖根基,《桃花源詩並序》。據說他以此建立‘世外桃源’,立誓拯救被靈族擄到靈界的人族。可惜最後直到聖隕,我們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世外桃源’。不過,陶家人信誓旦旦說有,可信度很高,畢竟半聖文寶也不算少。比如諸葛武侯鑽研《易經》而創出的‘八陣圖’,陳聖的‘觀海山’都是存在的。”
“那《桃花源詩並序》和世外桃源的情況如何?”
“世外桃源自然不見了。《桃花源詩》的聖文還在陶家,但《桃花源記》卻早就遺失,據陶聖後代說。陶聖封聖前深入靈界的時候,為了保護十數萬人族子民,不得不捨棄《桃花源記》。不過《詩》和《記》本一體,只要《詩》還在。《記》就存。前些年我聽說有人得到《桃花源記》殘篇,還有人說被妖聖之血化為大儒汙文,真真假假。你為什麼問起這個?”
蕭遠答道:“我昨日讀了陶聖的文集。對世外桃源很感興趣。”
南宮若蘭點頭道:“半聖文寶誰都有興趣,據說諸葛武侯的‘八陣圖’早就遺失,所以他老人家聖隕後,諸葛家族的力量就大不如以前。不過,這些事情跟我們關係不大。等這件事過去,建議你去軍中歷練幾個月,然後練習秀才戰詩。以你的才能,今年考上舉人不成問題,所以建議你九月一定要參加州試,等你成為舉人,更有自保之力。”
“我記得你以前勸我要穩紮穩打,像陳志明那樣兩年參加一次科舉。”蕭遠道。
“此一時彼一時。以前你雖然有名,但也有限,可你現在在風口浪尖上,無論是龍族靈族還是吳國唐國都視你為眼中釘,你一定要拼盡全力科舉,越早成為進士越好。根基只要不是特別不穩,都有辦法彌補。”
“我會好好考慮。”
蕭遠見南宮若蘭說完後,吳不知不僅沒有放鬆,憂色更濃,問:“不知,是不是出了大事?”
吳不知搖搖頭,道:“也不算什麼大事,就是葉侍郎已經靠向左相,和我魏家算是決裂。這樣左相在軍方又得一員大將。”
蕭遠的心深深沉了下去,左相在軍方的力量原本很一般,現在得到兵部二號人物的相助,勢力大漲。
“這件事,有沒有人怪我?”蕭遠問。
“有,但你放心,我們心裡看得明白,這件事與你無關,是吳國人挑唆。那葉侍郎未必只是為了他孫子復仇,可能是認定左相勢大,藉機投靠而已。廟堂上風雲變幻,這種事不少見,我們已經習慣了。”吳不知雖然這麼說,可眼中隱隱有些悲涼。
“若是你們趙魏放棄我而支援葉侍郎,葉侍郎恐怕不會投靠左相吧?”方運問。
吳不知輕輕太高下巴,用極為堅定的語氣道:“魏國可無,魏家可無,但我們魏家人的骨頭不可無!你沒有錯,為什麼要支援葉侍郎?”
蕭遠露出淡淡的微笑,道:“謝謝,順便替我謝謝魏建樹。”
“不必謝了,他始終沒說什麼。”吳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