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著水,蕭遠吃完白麵饅頭,喝完那碗非常稀的米粥,站起來在狹小的房間活動了會兒,便繼續答題。
接著就是最後九章試卷,一共十八題,要求默寫出題目要求的列聖的名篇和章節。
孔子和六位亞聖的著作必考,是前七道題,一點都不生僻,大半的考生都能會,蕭遠自然是信手拈來。
剩下的十一道題出自其他半聖,其中三位半聖考官的名篇各佔一題,方運都背過,已經儲存在文曲之心中。
答完所有題,蕭遠放下毛筆,揉了揉略帶痠疼的手腕。
“咚!咚!”
兩聲鑼鼓聲正好響起,蕭遠立刻知道是下午兩點。
四方大陸的官方時間仍然是十二時辰制,但百年前墨家的工匠為了讓時間更精確,把每天分了兩個十二時,由於新的時間單位只是一個時辰的一半,所以稱之為小時,時辰為大時。數字畢竟比文字方便,和草書一樣在分秒必爭的軍中大受歡迎,然後在民間逐漸傳開。
再過一個小時,就要收卷子,然後會發詩詞的試卷。
蕭遠仔細檢查了一小時,沒有一個汙點、錯別字,答對全部的試題。
最後,蕭遠在指定的地方寫上自己的考牌號和姓名以及暫住址。
不多時,銅鑼之氣次敲響了三次,馬車再度前來,附近立刻傳來低沉的喧鬧聲和抱怨聲,顯然大多數人都無法答完,都覺得時間不夠用。
突然,一道尖叫聲傳來,“你,你為什麼要撕掉我的考卷?”
一時間喧鬧和抱怨聲都被蓋了過去,考場一片寧靜,並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
“就算你是主考官,我陳宇也要上聖院告你!竟然公然撕毀我的卷子!”
“你不知道我為什麼撕掉?”
“我,我怎麼知道,莫名奇妙。”那原本強勢的聲音漸漸地弱了下去。
“你,舞弊,取消考試資格,禁考三年!”那主考官嚴正意切。
“大人,大人,你饒了我吧。”只見那聲音苦苦哀求道。
“來人,帶走。”
“不要,不要啊!”
考場中人只聽見了那漸行漸遠的兩道聲音。
蕭遠心中暗道:自作孽,不可活。——原來,當時劉涵所聽聞的聲音就是這道聲音在討論作弊的事情。
考場又再度安靜下來。
髮捲的人把詩詞卷給了蕭遠,然後收走“請聖言”的三十張試卷。
蕭遠細看詩詞題目放了心,沒有要求必須的平仄,只是要求押韻和扣題,五言、七言、絕句、律詩、詞、駢文或賦皆可。
除了駢文和賦,詩詞要求押陽部、宵部、東部和元部四韻之一。
主題也常見,在思鄉和邊塞兩個主題中選其一。
蕭遠想了片刻,決定寫一首邊塞詩,因為看到了父親蕭遠山的那一劍的英姿,和吳國兩次被龍族圍攻的經歷,必然是心中壯士十年歸的心情長存。
蕭遠沉思半晌,輕嘆一聲,
挑來選去,先選了一首詩聖杜甫的《後出塞五首》,五言律詩,是一首很出名的邊塞詩,韻腳符合四韻中的陽部。
蕭遠沒有直接寫到卷面上,而是提筆寫在一張白紙上當草稿,寫完再看合適合適,畢竟考試的忌諱太多。
《後出塞五首》本是講一位追求封候的將士被招募到邊關,想要浴血殺敵的故事,蕭遠所在的吳國本就快要打仗,也不怕跑題。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寫到這裡的時候,蕭遠突然停下了筆。
就在此時,位於考房附近的一處涼亭外,州君和州文院院君突然站起,望向蕭遠在的方向。
兩人看了片刻,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裡看到濃濃的喜悅。
一旁的國文院學正稍遲後站起來,笑著說:“祝賀祝賀,才氣躍動,至少是詩成達府,甚至可能是詩成鳴州,兩位教化有功啊,今年的考評必是上上!”
州君陳笑笑道:“哪裡哪裡,萬學正謬贊了,目前才氣未定,還不能輕易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