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劉健的指責,楊厚照怒指著他:“朕看你分明跟馬永成一樣,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而他方才給馬永成定的罪名就是奴大欺主。
劉健經歷了四朝,自認為是兢兢業業,現在小皇帝竟然指著他的婢子說他欺上,他是要臉的人,這話傳出去還了得?
劉健鬱悶的滿臉通紅,後摘下烏紗道:“臣還是那句話,八虎不除,江山社稷令人擔憂,臣老了,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無法再為皇上分憂,臣請求致仕。”
既然江山社稷令人擔憂還請求致仕?
這話說的自相矛盾。
而自相矛盾的話語背後誰都能聽得清,是威脅。
只要楊厚照不下令把剩餘的七人也懲處了,劉健就要撂挑子不幹了。
劉健的個性向來說得出做得到,其他人怕形式僵化,紛紛挽留,並且請求楊厚照懲處七虎,留下劉健。
那鋪天蓋地的氣勢,真有排山倒海之力,讓人心焦又感覺無法招架。
又是這一大招。
如果是以往,楊厚照肯定會覺得害怕,他要把內閣大臣逼走了,他做錯了,但是昨晚李昭告訴他了,江山是他的,哪有內閣大臣天天跟皇上作對的?
那江山到底是他的還是劉健的?
而真的忠臣,豈能讓皇上留下罵名,動不動就用致仕來危險皇帝,說到底誰都是為了成就自己,不管別人死活。
楊厚照對李昭的話深信不疑,而這樣的結果,也是他們夫妻預料到的了,早有對策。
他道:“劉大人要致仕,不是摘了烏紗就行的,按照流程來,寫摺子吧。”
說完威嚴站起,大手一揮:“退朝。”
這次說完退朝二字他不給任何人留有說話的餘地,帶著儀仗氣沖沖就從殿後的入口走了。
等大臣和司禮監的太監反應過來,高遷站起道:“皇上退朝。”
李東陽等人忙磕頭叫道:“臣恭送皇上。”
但是其實人早都走了,根本沒人會回答他們的話。
等了一吸,殿上在沒有動靜,李陽東先站起來,緊接著其他大臣也跟著站起,然後是司禮監諸人。
等司禮監最後一個太監起身,殿裡除了劉健,都打算離去了。
李陽東走到劉健身邊要扶起他,劉健卻一聳肩膀,喘著粗氣,不說話。
李陽東勸道:“元輔大人,什麼事起來再說。”
劉健陡然間抬起頭看著他:“八虎不除個幹淨,本官就致仕,誰來附議?”
周圍一陣安靜。
李陽東又回頭看向楊寧:“方才為何不附議?”
楊寧一臉難為之色,道:“元輔大人,皇上發話之後匆匆就走了,也沒容許咱們附議啊。”
真想致仕還怕皇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