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參觀農業大棚
老師在校門口點名, 確定人到齊了才帶著他們一行人進入學校,並且跟大家說要時刻緊跟大部隊,不要到處亂跑。
她還用了激將法:“你們也不想讓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覺得自己沒有禮貌吧!”
總之這位老師三言兩語就哄得小屁孩們乖乖聽話了。
眾人仔細一琢磨, 也覺出了女子擔任老師的好處——
女子比之男子更有耐心,且心思更為細膩, 說話溫聲和氣, 更能照顧好小孩子。
學問一道更不用說了,聽聞當老師的也要學個十幾年,經歷層層考驗才能拿得下這職位, 難不成還應付不了幾歲的小孩嗎?
天幕上,元寧歪著腦袋跟關飛渡說話:“飛渡哥哥, 這就是大學嗎?”
他覺著這裡好大,就像是迷宮似的,一棟又一棟的教學樓林立在眼前。偏偏這些樓房還長得都相差不大, 總覺得進了樓中也會迷路。
操場的面積也讓人不容小覷,光是那一圈長長的跑道就讓人咋舌。
站在高臺上面眺望操場, 恐怕要站萬人才能站得滿。
關飛渡說:“對, 再過十年我也會去上大學。平時我們都是走讀,不過大學就要住校了。”
“為什麼?”元寧追問。
關飛渡就解釋說:“很多時候大家不一定會想在本地讀大學,比如說首都的學校更好, 大家就報考首都的學校。在外地沒有房子, 自然就會住校了。不過有錢的話可以在外面租房子住。”
這樣一解釋就通俗得多, 跟那些特地去外地尋大儒求學的情況差不多嘛。
大盛朝人的視線追隨著元寧他們, 也見識到了這所學校裡的各種風景。
之前他們只不過是在薛蘭鶴演的那部電影裡對大學有過驚鴻一瞥, 但沒能怎麼細看,如今一瞧,當真是讓人不由自主地驚嘆——
[不愧是供學子求學的學堂, 風景優美,學風濃厚。]
[一磚一瓦建起不凡的樓宇,窗明幾淨,敞亮美觀,那個世界的國家為了百姓在教育上的投資可真不少。]
[聽這些孩童口中說了許多個大學,由此可見,這個國家的資金還真是雄厚!]
[那兒的學子可真幸福,求學不用受那日曬雨淋,處處都有人為他們保駕護航。裝置一應俱全,旁人求都求不來。]
尤其是當那位老師同他們介紹這所大學時,大盛朝人更是聽得如痴如醉。
若是想要學體育,不說那個大操場,還有專門的搭建的體育場所,各種籃球足球等體育器材也樣樣不缺。
要是想學音體美,也有專門的教學樓裡供他們使用。小學生們路過音表專業的大樓時,還能聽到些裡面傳出來的各種美妙樂聲,吹拉彈唱,樣樣不缺。
在小樹林裡還有訓練舞蹈的,前面是高高架起用於拍攝的手機,後面就是幾個非常有活力,且年輕靚麗的女大學生,她們的舞姿優美動人,見之便覺不俗。
一所大學的開放包容不止如此,只是能夠從細枝末節裡推斷一二罷了。
原本還有些人對學生們的慵懶和隨意指指點點,覺著他們既然是來求學的,那就應該拿出向學的姿態來,怎的還把學校的氛圍弄得像是家中一般悠閑自在。
可是慢慢看下來後,他們就只剩下眼熱了。
正如那個世界的人所說,酸得活像是吃了一顆檸檬似的,難受得緊。
大學來的都是成年人,自是不需要別人怎麼管教,理當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了,需不著別人多說。老師成天在這種年輕人紮堆的生活之中,也不會對他們的行事作風做出太多指摘。
若是誠心向學,也不是不能尋個僻靜處,自己拿書來看。
聽聞人家大學裡面還有專門給學生準備的圖書館和自習室,若是想學的話,直接就去那裡學就是了,還隨時有書可以查閱。而且平時教室也是開放的,總歸是給這些學生提供了極好的學習環境!
莫說是給大盛朝中這些人提供一個亮堂堂的教學環境,便是能給他們建一所學堂,都還不知曉有多少人會叩謝建學堂之人的大恩大德。
元寧心頭自然也生了無限的感慨,只不過這裡到底已經不是大盛朝了,他心中有再多的想法也給壓了下去。
很快他們就到了農學院中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培訓室都是4000平方米,試驗田面積足有25畝!其中智慧溫室大棚一座,連棟溫室大棚2座,以及普通蔬菜大棚15個,十分齊全,足夠讓他們這些小學生盡情地參觀!
這大手筆,也難怪能以國家級號稱了。
老師首先帶他們看的是普通的蔬菜大棚。
這種大棚結構非常簡單,製作起來的成本也很低廉,就是用竹木杆、水泥杆等材料搭建骨架,再用覆蓋塑膠薄膜製成的。一般大家去什麼草莓大棚裡摘草莓,那個棚子就是這樣做的。
許多小學生都跟家裡人去大棚中摘過草莓,乍然進入到這個棚子裡面,覺著還挺熟悉的,一點不適應都沒有。
大棚裡面種的就是各種常見的蔬菜了,學生可以從中瞭解到蔬菜的整個收獲過程,親自參與到種植、澆水、施肥等一系列需要動手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