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關飛渡就直言是要準備去天才班,畢竟元寧並不是沒有這個天賦,而是沒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如果去了普通的班,和同齡兒童一起慢吞吞地學習,對他而言才是一種殘忍。
薛蘭鶴同時也在到處搜羅家庭教師,再過兩天就打算對收到offer的老師展開面試。
凡此種種,不足以一一盡述。
……
大盛朝這麼多日發生的事也不在少數。
最讓眾人震驚的還是名為布衣軍的流民攻入遵寶縣,又拿下了旁邊的四顧縣。與此同時,又出現了一批打著清天大帝旗號,要救苦救難的清天軍。
這兩波以百姓為主的軍隊在一開始並不受人重視,甚至還被看做是烏合之眾。
豈料他們的行動宛若摧枯拉朽之態,才半個月就各佔了四個縣,一同瓜分了錦丘郡。
訊息傳出來時,百姓駭然,連上頭那位皇帝都坐不住了,趕緊派人去鎮壓叛亂。
不過領兵的人選是誰,元盛昭還在考量之中。
他當然不能動用自己的兵力,尤其是拱衛皇城這批禁軍,那是碰都不能碰一下的。
他還在挑挑揀揀,再三猶豫時,有人進獻讒言,告訴他可以令渤海郡王長孫禎去安撫錦丘郡。
原本這小人還被元盛昭不爽。
渤海郡現在被長孫禎治理得物阜民豐,光是每年稅收的倉庫都堆滿得快放不下來,誰不誇他一句手段了得。
世人誰不饞渤海郡,連皇帝都想盡千方百計想要收回這個地方。
誰知長孫禎是個滑頭,不管元盛昭怎麼想辦法,都拿他沒轍,更不要說收回那一郡了。
現在這個蠢貨還提讓對方去解決錦丘郡的事,豈不是將肥肉往對方嘴巴裡送?
其心可誅!
“陛下,臣對您的忠心乃是天地可鑒,日月可表,絕沒有半句虛言。請您聽臣一一道來。”
他做出一副淩然正義的模樣,倒是有幾分唬人,元盛昭竟也不自覺地相信了他。
雖說這世上有不少人對皇帝不屑一顧,瞧不上他們元氏皇族,但是也仍有許多人信奉正統。尤其是那些科舉出身的寒門子弟,他們受了先任帝王的恩情,自然會對他們元氏王朝忠心耿耿。
思及此,元盛昭的面色和緩了許多,他也因此能靜得下心聽面前這位大臣的仗義直言。
“陛下,微臣在聽聞此事之後,連夜去翻看有關錦丘郡的卷宗,發現此地易守難攻。當時由於內亂和流民沖襲,這才讓那些烏合之眾得了逞。但是我們朝廷想要出兵鎮壓收服他們卻不容易,哪怕是成功了,也必然會傷及自身,導致元氣大傷。”
此事元盛昭早已知曉,這也是他為什麼聽聞那處傳來的訊息之後,面色越來越難看的緣由——可恨那錦丘郡的郡守更是個貪生怕死之徒,怕他責難,於是將隱瞞下來。
若不是有許多百姓在天幕之上叫苦連天,恐怕他們還要許久才能到得到傳出的訊息!
元盛昭細算自己手底下的兵力,根本不多,當初收服了薛蘭鶴的兵力算一個,京城中的禁衛軍也算一個。前者可以消耗,但是後者他可就捨不得了。
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不動他們薛家。
“朕知曉這些,朕要的是解決的法子。”元盛昭的口氣有些不耐。
那位大臣立馬垂下頭,斂去眼中的不屑和譏誚。
他深吸一口氣,用誠惶誠恐的語氣道:“臣以為,派長孫禎去鎮壓叛亂有兩個好處。其一,可以將長孫禎的兵力大部分調離渤海郡,方便您對此地出手。其二,長孫禎要去拿下暴民,治理民亂,就必須耗損自身實力,屆時他也將不足為懼!”
皇帝聽得眼中精光閃爍。
他問:“可若是長孫禎不從呢?”
大臣笑了:“那他就是亂臣賊子,其罪當誅。如今大盛如日中天,陛下也正當壯年,他長孫禎就不聽從皇命,您就有理由發出檄文誅拿此人。他會成為眾矢之的,成了首當其沖被針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