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是皇位了,就是一家子的幾兄弟都要為了一畝三分地打出狗腦子,就比如現在,哪裡會讓別人佔便宜。
但是這種領袖更疊的方式對百姓而言卻是最有利的,天下共主理所當然該是能者居之。像是當今這樣的廢物坐在皇位上,只會讓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北方的事到現在是爭出結論了,可是撥下去賑災救濟的款項經過層層剝削之後,最後又能剩下多少,又有多少會進了哪位的口袋呢?
聽說流民都已經在四處蔓延了,普通百姓也愁啊,生怕最後會流亡到他們這邊。屆時耽誤了他們春耕不說,有些人還會聚集作亂,弄得是人心惶惶。
眾人恍惚,不去想太多,繼續聽著天幕之上那位亓老師講課。
沒成想這禪讓制不過經歷了幾人,最後就成了父死子繼。
大家不僅撇嘴,果然,能大大方方將權力都讓渡出去的終歸還是少數。
也正是因為這人,家天下的血緣繼承開始了,宗法制開始了幾千年的統治,至今都還延綿不絕。
終於到了大盛朝百姓們所熟悉制度後,眾人更感興趣。
這些分明是他們尋常都會接觸到的事情,可是從未像是現在這樣仔仔細細地細究其中的來歷。腦中被梳理一番,竟然有了種通透之感。
歷史歷史,怪不得那麼多人會特地去記載,去學習,果真有趣。
後面就是王朝的建立、更疊,都是那些上層貴族打打殺殺的,跟他們老百姓沾不了關系。大家聽著那樣遙遠的歷史,沒有太多的感受。
就連現在也是一樣,頭頂那位皇帝要是換了,平民百姓都可能還不知道換成了誰,還不如縣令更讓他們熟悉。
談到這些歷史,每個老師都會提上一句商朝的婦好,她可是不只是一國之君的妻子,更是位赫赫有名的女將軍。
她的功績當然也不可能被抹殺。
元寧也在筆記本上端端正正地寫下這兩個字。
大盛朝的女子們聽愣住了,她們嘴唇緊抿著,不知曉該說些什麼。
原來女子並非是自古以來便該相夫教子,不是不可拋頭露面,不是應當三從四德。人家千百年前的女子可比她們風光不知多少,甚至還名留青史。
這才是正兒八經的榜樣。
相比起來,她們現如今是不是被束縛得越來越多了?
談及早期國家,自然不可避免地會說起西方的文明,同一時期,他們那的國家也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
元寧一上午都聽得如痴如醉。
“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明天我再同你講講風雲變幻,群英薈萃的時代。那可是人才和文化的盛世啊。”
這個精瘦的老頭在說起它時,眼神裡閃動著敬嘆的光。
元寧不由對明天的課拭目以待。
其實亓老師講的很籠統,並沒有細細地把每個時代的瑣碎之事都掰小了再給他講。
元寧也問過這個問題。
老頭喝了口茶,慢吞吞地問他:“你是打算在這學個寒假,還是每個假期都來?”
元寧茫然,回了句:“我也不知道。”
他今後的安排還要看舅舅如何決定,現在就信誓旦旦地承諾並不是很負責。
老頭心下了然,就告訴他:“既然如此,那我就只能拉個框架,給你講講大概的歷史內容了。我不會去細講,要是你對哪一板塊感興趣,私下裡也可以去翻看資料。”
此後他又推薦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書給元寧,要是以後長大了,還對歷史感興趣,就可以去看看。
他如今年幼,不用急,吃好玩好才是正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