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週一, 省中心醫院一如既往忙碌, 但今天醫院氛圍格外凝重,醫務處組織了一場全院會診,神外、心外、心血管內科,以及麻醉科等科室都進行了多學科的會診和討論。
昨天神經外科收治了一名73歲的女性患者,該患者不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陳舊性心梗多年,左側頸動脈重度狹窄、右側中度狹窄, 而且冠脈三支重度狹窄!曾經在行冠脈支架未成功。
對於頸動脈重度狹窄合併冠脈多支重度狹窄的病人,如果先做搭橋手術, 極易造成腦梗和偏癱, 而先行頸動脈手術則極易心梗。按照以往的經驗分期兩次手術, 不但風險極高, 而且增加病人痛苦和所需花費。
最後經過神外科和心外科多次討論,決定採用同期手術, 即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聯合不停跳冠脈搭橋術。
確定好治療方案後, 接下來更為重要的是手術醫生的人選。這次手術需要多科室聯合, 醫生人數眾多,每一步都不能出差錯。
“必須抽調最優秀的醫生!”張主任指示各科室道。
“神外科的話,許濤教授、鄭常副教授, 還有葉空青主治醫生。”神外科選人很快,幾乎在張主任開口說完就把人給選出來了。
“心外呢?”張主任扭頭看向心外科主任。
“張嘉耀教授,趙峰教授, 還有萬城醫生吧。”
“萬城醫生今天手術排滿了。”醫務處那邊有人舉手道, “需要換一位醫生。”
心外科主任為難皺起了眉, 心外科最頂尖的醫生就這三個了,其他厲害的醫生也都安排了手術,宮寒水……在這種大場面上就有些不夠看的了。
“那就宮寒水醫生。”心外科主任想來想去也沒想出誰來,最後只能把宮寒水宮寒水不優秀,在同期進來的心外科醫生中,他是最優秀的一個,但要比神外的葉空青,還是不能夠單獨頂半邊天。
全院會診結束後,心外科主任找到張嘉耀教授和趙峰教授,說了手術的事。
“你們倆合作我放心,這種手術宮醫生還差了點火候,萬城醫生來不了,就讓他幫忙打個下手,長長見識也是好的。”心外科主任囑咐完,搖搖頭道,“也該讓他多見見大場面了,人家神外科的葉空青丟出來就是,咱們心外也不能落後了,以後也要給年輕人多點機會上臺。”
一上午所有醫生要通知到位,為下午的檔期排出來。
葉空青剛做完一臺手術,正好中午十二點,洗完手出來,也沒去食堂吃飯,做手術的醫生一般有人管飯,送到這邊來。
他從自己桌子上拿起盒飯,椅子應該被其他醫生拿走了,走廊地上坐在好幾位醫生和護士,低頭扒飯也沒心思看過往的人。
葉空青走到樓梯口,坐在臺階上,開啟盒飯,筷子還未動,宮寒水找了過來。
“就知道你躲在這。”宮寒水手裡也拿著盒飯,應該剛下手術臺不久。
“有事?”葉空青這時候腦子裡還在回想剛才手術的過程,說話簡單了當。
宮寒水在葉空青旁邊坐了下來:“看你樣子,醫務處那邊還沒通知到位。你們科室昨天進了一位病人,今天院裡開會決定要做同期手術,你和我都去。”
“什麼時候?”葉空青低頭夾起煎蛋咬了一口問。
“下午兩點開始,院裡很重視這臺手術。”宮寒水笑道,“說起來,這應該是我們第一次同臺手術吧。沒想到從當初分科後,我們還有一起手術的機會。”
葉空青皺了皺眉,不太理解宮寒水的想法:“心外和神外聯合手術的機會不少。”
宮寒水低聲笑了笑:“也是,期待以後我們繼續合作。”
很多醫生家庭出身便是醫學世家,比如葉空青,比如宮寒水。
葉空青父親也是神外醫生,雖名氣比不上陳冰,但也是一位極優秀的神外科醫生。而宮寒水父親曾經也是個優秀的神外科醫生,不過後來下海經商,開起了民營醫院,風生水起,變成了優秀的商人。
在分科時期,宮寒水選擇了心外科,但當時整個臨床學的人都以為他會和葉空青一樣選擇神外。
葉空青和宮寒水以及喻半夏都是s大本博八年制的學生,本科五年,三年在省中心醫院進行博士階段的學習。去年省中心醫院畢業了一批本博連讀的學生,其中就包括他們。這批博士畢業的人當中,葉空青是唯一一位在未畢業期間就能獨立上手術的醫生,而且是在神外科。
眾所周知,神外的醫生培養週期最長,有時候一個碩博畢業的醫生都還是一助,學了十年最後還只會開顱解壓。
下午兩點要做聯合手術,葉空青吃完飯便去休息室睡了一覺,為後面的手術養精蓄銳。
週一下午兩點,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的配合下,神外科和心外科的醫生相繼進入手術室。
“葉醫生主刀。”許濤教授站在旁邊顯然要給他做一助,旁邊的鄭常副教授也沒有反對意見。
神外科率先要做的是切除頸動脈內膜,葉空青神情冷靜,並沒有因為這臺手術規模大而有任何情緒波動,手穩得像程式定好了的機器。
鎮定、強大、手穩,這是葉空青站在手術臺上所呈現給所有人的印象,他一步一步細致完美地切除患者頸動脈內膜,旁邊遞手術刀的器械護士看著甚至有些著迷,不止她,還有旁邊兩位神外教授都在點頭。
在手術進行到一半,心外科張嘉耀教授和趙峰教授合力同時取下肢血管,開始做開胸冠脈搭橋。